幼苗猝倒病
白粉病
立枯病
地衣
赤衣病
果實青、綠黴病
油斑病
芽葉疫病
南美立枯病
流膠病
炭疽病
缺硼
缺錳
缺鎂
黑星病
黑點病
煤煙病
蒂腐病
腐敗病
裾腐病
潰瘍病
瘡痂病
線蟲病
褐腐病
藻斑病
鱗砧病
根腐病
破葉病
根腐線蟲
黃龍病 |
蒂腐病(Citrus
Stem End Rot)
病原菌︰
1.
褐色蒂腐病菌:
Diaporthe
citri Wolf
(有性世代)
Phomopsis citri Fawc.
(無性世代)
2. 黑色蒂腐病菌:
Physalospora rhodina (Berk.
Cart) Cooke
(有性世代)
Diplodia
natalensis P. Evan (Syn. 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
(無性世代)
前言:
柑橘果實於貯藏期間,常因從果梗處開始腐爛,造成嚴重損失。引起該病的病原真菌有兩種,即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引起的「黑色蒂腐病」(Botryodiplodia stem end
rot)及 Phomopsis citri 引起的「褐色蒂腐病」(Phomopsis stem end
rot)。
貯藏病害的種類及其發生數量,依地區、年度及柑橘品種而不同。據橋岡(1941年)在臺中地區分離椪柑腐爛果的結果,認為黑色蒂腐病及綠黴病為臺灣省柑橘貯藏及輸送中的兩大病害。而蔡雲鵬(1965年)於1963-1964年在台北縣所採罹病桶柑果實之分離調查結果依序為Fusarium
sp.、黑色蒂腐病菌、褐色蒂腐病菌、炭疽病菌等。
病徵:
兩種蒂腐病(Stem-end
rot)的外觀病徵相似。自蒂部開始出現黃褐色界限不明的病斑,數天內病斑可達果皮一半以上,同時果肉軟化、腐爛。濕度高時,病斑上會長出白色菌絲。黑色蒂腐病菌感染的果實,最後果皮變為暗黑色、炭質、密生許多黑色細點,即為本病菌的柄子器,果實內部亦呈黑色、炭化。罹患褐色蒂腐病之病果不會變黑炭化,此點與黑色蒂腐病不同;而且黑色蒂腐病病勢進展較褐色蒂腐病為快速。
病原菌:
(一) |
名稱及分類地位 |
|
學名:
黑色蒂腐病菌
有性世代 Physalospora rhodina (Berk Cart) Cooke
無性世代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 (Syn.
Diplodia natalensis P. Evan)
褐色蒂腐病菌
有性世代 Diaporthe citri Wolf
無性世代 Phomopsis citri Fawc.
分類地位:
黑色蒂腐病菌
Class:Ascomycetes(子囊菌綱)
Order:Xylariales(炭化菌目)
Family:Polystigmataceae(疔座煤科)
Genus:Physalospora(叢孢殼屬)
褐色蒂腐病菌
Class:Ascomycetes(子囊菌綱)
Order:Diaporthales(間殼座目)
Family:Diaporthaceae(間殼座科)
Genus:Diaporthe(間殼座屬) |
(二) |
分布 |
|
世界性。 |
(三) |
寄主 |
|
黑色蒂腐病菌:多犯性,包括柑橘類、香蕉、木瓜等多種作物。
褐色蒂腐病菌:柑橘類。 |
(四) |
形態 |
|
黑色蒂腐病菌:子囊殼形成於枯枝上,單生或群生、球形,直徑 225-300
mm,有乳頭狀突起的口孔。子囊孢子透明、單孢、橢圓形,大小 30-35 x 11-14
mm。柄子器亦形成於枯枝上,扁平至球形,單生或群生,直徑 300-700
mm,柄孢子橢圓形,透明、單孢,成熟時轉為暗褐色,有一隔膜,大小17-43 x 10-18 mm。
褐色蒂腐病菌:請參閱「柑橘黑點病」。 |
(五) |
診斷技術 |
|
依病徵診斷。初發病者,須以組織分離方式獲得病原菌,再依病菌孢子形態鑑定之。罹病後期的果實上長有分生孢子,可在顯微鏡下直接觀察。 |
(六) |
生活史 |
|
請參閱「柑橘黑點病」。 |
發生生態:
兩種病原菌的潛伏場所是柑橘枯枝(樹上或地上),可生存
2-3年。褐色蒂腐病菌在枯枝上形成柄孢子殼,產生孢子;黑色蒂腐病菌在枯枝上腐生,產生柄孢子較子囊孢子普遍,柄孢子經雨水攜帶作短距離傳播,而子囊孢子經風與空氣流動作較長距離傳播。當孢子附著果實後,發芽侵入果實內潛伏,至果實成熟後表現病徵。若果實提早採收,在高溫(30℃)高濕(RH92-96%)下以乙烯處理催熟,則利於發病。
兩種蒂腐病菌的感染途徑相同,但黑色蒂腐病菌的寄主範圍較廣泛,亦可寄生香蕉、檬果等多種果樹與其他作物。褐色蒂腐病的病原菌和柑橘黑點病病原菌是同一種,因此凡在田間黑點病發生多者,收成後果實在貯藏期間,褐色蒂腐病的發生亦較多。此外,雨量較多的年份及枯枝多的柑橘園,果實蒂腐病的發生也較嚴重。
防治方法:
(一) |
採果及運輸期間,避免果實受傷。採果時使用手套。 |
(二) |
剪除枯枝後燒毀或埋在土內,以降低病原密度。 |
(三) |
採果後,使用
40%腐絕 W.P.500倍(必要時,可在果實採收前 4天噴施1000倍液),浸漬
3分鐘,陰乾後貯藏。藥液加明礬0.5%以增加藥效。 |
(四) |
25%
克熱淨溶液(Quazatin)2000倍液,採果前 4天噴藥
1次,或包裝果實前浸藥液3分鐘,待藥液乾後再行包裝。 |
(五) |
降低貯藏庫的溫度。 |
參考文獻:
1. |
本間保男. 山田畯一.
1969. カンキッ軸腐病の感染ならびに發病の機作。 1.病原菌の侵入經路.
園藝試驗場報告B9:99-115. |
2. |
Barmore, C.
R., and Brown,G. E. 1985. Influence of ethylene on
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of oranges to Diplodia
natalensis. Plant Dis. 69:228-230. |
3. |
Brown, G.
E., 1971. Pycnidial release and survival of
Diplodia natalensis spores. Phytopathology
61:559-561. |
4. |
Brown, G.
E., and Wilson, W. C. 1968. Mode of entry of
Diplodia natalensis and phomopsis citri
into Florida oranges. Phytopathology 58:736-739. |
5. |
Loucks, K.
W., and Hopkins, E. F. 1946. A study of the occurrence
of phomopsis and of Diplodia rots in Florida oranges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and treatments.
Phytopathology 36:750-757. |
*本文係根據臺灣大學已故教授莊再揚博士遺稿彙整而成,特為之誌。
(作者:安寶貞)
|
|
|
柑橘果實蒂腐病 |
|
果實蒂腐病(樹上) |
(蔡雲鵬,1990,台灣農家全書第76頁) |
|
(安寶貞提供) |
|
|
|
蒂腐病 |
|
蒂腐病菌暗色分生孢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