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白殭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之特性差異比較
本土不同白殭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之菌絲生長對溫度反應頗為一致,最適溫均在24℃,次為28℃或20℃。供試菌株中以編號Bb-2菌株表現最佳,在各不同溫度處理中均以其菌落最大。在28℃下,24小時,所有菌株之孢子發芽率可達90%以上,但在20小時進行比較,菌株間之孢子發芽情形則有明顯之差異。另外,菌株產孢能力差異極大,產孢量最高與最低者差達4百餘倍,由高而低依序為Bb-1、Bb-2、Bb-3、Bb-4、Bb-5、Bb-6、Bb-7、Bb-8。菌絲產量之高低順序為Bb-2、Bb-6、Bb-7、Bb-5、Bb-3、Bb-4、Bb-8、Bb-1。在酵素活性反應試驗中,Bb-1、Bb-2、Bb-5、Bb-7、Bb-8等菌的脂肪分解?(lipase)活性明顯較Bb-3、Bb-4、Bb-6強。澱粉?(amylase)之作用則以Bb-1、Bb-2、Bb-4較佳,Bb-8最差。蛋白?(protease)活性以Bb-1、Bb-7兩菌株最高,次為Bb-6,Bb-5及Bb-8菌株再次之,最差為Bb-3。在107 conidia/ml濃度下,Bb-2、Bb-6、Bb-7、Bb-8菌株可使99%以上之供試三齡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蟲罹病死亡,Bb-3、Bb-4、Bb-5三株菌僅分別有50.2、51.9與46.5%之幼蟲死亡率。白殭菌對四齡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幼蟲之病原性極強,除Bb-7菌株所引起之幼蟲死亡率不及50%外,其餘各菌株均達90%以上。田間防治試驗結果發現Bb-1、Bb-2、Bb-8三菌株可使小菜蛾蟲數在處理一週後明顯降低。Bb-3菌株處理區小菜蛾蟲數雖未減少,但亦無明顯增加,處理組與對照組比較,均有顯著的防治效果。但平均每棵甘藍之重量,僅Bb-8菌株處理組較對照組及其他處理組重。以紫外線處理菌絲,八菌株中有Bb-1、Bb-2、Bb-3、Bb-4四菌株在經中波長紫外線(312nm,600 μw/cm2)處理8小時後仍可生長,另四菌株則完全受抑制,差異頗大。
知識樹分類
生產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農藥 > 生物農藥類
相關檔案下載
- 桃園區農業專訊---第132期-------------5.蟲生真菌如何成為害蟲剋星?以本場研發白殭菌為例114/07/23
- 花蓮區農技報導--青蔥新品種「蘭陽5號」--03114/07/09
- 花蓮區農技報導--青蔥新品種「蘭陽5號」--02114/07/09
- 花蓮區農技報導--青蔥新品種「蘭陽5號」--01114/07/09
- 花改場--氣溫漸高 慎防青蔥甜菜夜蛾114/06/04
- 花蓮區農情月刊--返鄉青農投入水耕青蔥產業 利用科技力量應對傳統農業挑戰114/05/13
- 鱗翅目昆蟲作為動物性蛋白替代來源的評估 (第1年/全程1年)114/03/13
- 花蓮區農技報導--應用環境降溫加強青蔥甜菜夜蛾防治技術--02113/12/18
- 花蓮區農技報導--應用環境降溫加強青蔥甜菜夜蛾防治技術--01113/12/18
- 花改場--新妙招 護青蔥 甜菜夜蛾不再囂張113/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