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落花生新品種台南16號之育成
作者:陳國憲;楊藹華;楊允聰
公佈日期:100 年 01 月 14 日
落花生新品系「NS0770號」於2009年7月21日通過命名,登記為「台南16號」。台南16號係以雜交育種方法育成,母本為雲林縣虎尾地區花紫籽粒地方栽培種,父本為嘉義縣六腳地區深紫籽粒地方栽培種。人工雜交於2003年春作進行,2003~2005年以混合法進行雜交後代分離與培育及選拔優良單株,2006~2008年進行品系試驗。台南16號屬瓦倫西亞型,株高為39.5〜46.4 cm。種皮為深紫色,富含花青素。生育日數春作為播種後130~145天,秋作為110~125天。春作、秋作的平均公頃莢果產量分別為2,378公斤及1,989公斤。平均剝實率為60.3%~67.1%。千粒重為432公克;百莢重為185~189公克。在田間自然發病情形下,較台南14號耐銹病及葉斑病。適合於雲林地區栽培。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農場見習對農民學院蔬菜栽培管理初階班學員訓練成效之個案研究114/10/22
- 全穀紅薏仁對高脂飲食小鼠代謝異常之影響114/10/22
- Arduino低成本開發板於光合作用測量的應用及展望114/10/22
- 不同品種大豆製作發芽豆漿之理化及品質分析114/10/22
-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第166期)114/10/22
- 三色花見糰子一次學會114/10/22
- 臺中農改場與安達人壽合作ESG 專案「伊娜谷香糯米保種計畫」獲亞太行動獎銀獎!114/10/22
- 臺中農改場特刊再獲期刊最佳下載獎殊榮114/10/22
- 水稻也來敷面膜!友善水稻省工減碳之紙蓆插秧栽培田間觀摩會114/10/22
- 臺加攜手推動健康老化-「2025臺加機能性農產品應用於銀髮營養需求雙邊研討會」盛大登場114/10/22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