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類濃度及光照環境對蝴蝶蘭紅花品種“KHM0378”(Dtps. Sinica Sunday;大花)及“KHM1269”(Dtps. I-Hsin Helen多花性; 小花)開花之影響
台灣國內優良之蝴蝶蘭品種繁多,使產業生產流程需建立品種之生理基礎及量化數據的栽培技術,才能對品種特性有區隔性,提高出成率並掌控品種產期,使種苗品質具一定標準,以提高台灣蝴蝶蘭的商品品質及市場評價。
本試驗於環控溫室內,針對鹽類濃度及光照環境,以蝴蝶蘭紅花品種“KHM0378” (Dtps. Sinica Sunday;大花)及“KHM1269”(Dtps. I-Hsin Helen多花性;小花)二品種為供試材料,10天為一澆灌單位,澆灌不同鹽類濃度之養液(分別為養液A、養液B、養液C、養液D),並處理不同光照環境(分別為L、B),觀察不同處理對3吋盆苗生長及開花之影響,以提供參考之用。
調查兩品種開花率結果顯示,蝴蝶蘭3吋盆苗在自然遮陰環境(L)之抽花率皆高於強制遮陰(B)處理組,“KHM0378”大花品種在自然遮陰環境(L)抽花率皆在94%以上,“KHM1269”小花品種則可得到98%以上之抽花率,顯示3吋盆苗宜提高光線強度方可提高抽花率,因此以自然遮陰(L)條件,探討鹽類濃度對蝴蝶蘭生育及開花之影響。量測"KHM0378"品種3吋盆苗之葉長、葉寬、葉幅並計算葉片數以瞭解植株之生育速度,結果顯示葉片長、寬及葉幅均以養液A處理最長(分別為14.67cm、6.11 cm及23.02 cm)而"KHM0378"品種3吋盆開花,花朵數及花序長同樣以養液A處理最多,分別為8.65朵及20.62 cm,顯示花朵表現較好。“KHM1269”品種之3吋以養液A處理可得最大之葉片長、寬及葉幅(分別為12.92cm、7.41 cm及22.50 cm),但比較其花朵品質發現,“KHM1269”品種則以養液D處理則有單位花序較多之花朵數且花朵較大,顯示植株之花朵開放較密集。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蝴蝶蘭 > 蝴蝶蘭栽培
相關檔案下載
- 花蓮區農情月刊--2025亞太蘭花會議暨臺灣國際蘭展盛大開幕 本場與轄區蘭農不缺席114/05/13
- 次氯酸水對蝴蝶蘭軟腐病防治效果評估114/03/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2023臺灣國際蘭展 本場育成蝴蝶蘭競賽奪佳績112/04/21
- 農業試驗所2021年研發成果媒合會主打星簡介-小花粉紅色系蝴蝶蘭之育成110/06/10
- 【論文摘要】蝴蝶蘭新品種育成110/02/27
- 鑑定蝴蝶蘭黃葉病菌造成壞疽病徵之外泌蛋白110/02/27
- 蝴蝶蘭的樹植栽培要點與技術109/10/15
- 超低溫冷凍去病毒技術在臺灣幾種重要無性繁殖作物健康種苗產業上之應用評估109/03/17
- 養液應用於蝴蝶蘭肥培管理108/10/24
- 多倍體化之藍紫色蝴蝶蘭107/0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