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落花生新品種花蓮2號之育成-結論
作者:余德發
公佈日期:100 年 09 月 21 日
結論
落花生之品種改良以往較偏重豐產之小粒型品種,近年來由於消費型態之改變,落花生做為油用日漸減少,而加工用炒煮以及鮮食用則大量增加,同時為配合產品多樣化之需求,一莢多粒,適合鮮食及加工之瓦倫西亞型品種之改良,亦逐漸受到重視,目前市場上各種多粒型落花生充斥,均為農友自行引種種植之多粒型品種,但品質不一,因此,新育成的落花生品種花蓮2號可增加農友在種植時的多種選擇並因應消費市場的多樣化,花蓮2號為直立型,株高較矮、大莢多粒型的品種,適合鮮食及加工用,預期未來可取代部份目前農友自行引種種植之多粒型品種落花生,具有很大發展空間。目前正加速繁殖優良種子,以供農友栽培。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蝴蝶蘭
延伸閱讀
- 面臨氣候變遷挑戰養蠶業之因應策略114/10/21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10期-114年10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10/02
- 落花生「擋藤」簡介與注意事項114/08/20
- 栽培技術-穩定產量品質第一步 落花生種子預措處理114/07/29
- 臺中區農業專訊06月第129期目錄114/07/29
- 次氯酸水對蝴蝶蘭軟腐病防治效果評估114/03/17
- 114年2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01/21
- 臺南區農業專訊129期-2024世界蘭花會議 暨臺灣國際蘭展介紹 113/10/09
- 花改場--探索花生湯與豆奶美味的秘訣 外國青農參訪鳳林鎮農產業113/10/08
- 落花生冠腐病之發生及預防113/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