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落花生新品種台南14號之育成
作者:楊允聰 林義恭 蔡承良 游添榮;
公佈日期:98 年 01 月 17 日
落花生新品系「南改系152號」於1998年6月19日通過命名,登記為「台南14號」。台南14號係以雜交育種方法育成,母本為台南10號,父本為75(2)-3-21。人工雜交於1984年秋作進行,1985?1987年以混合法進行雜交後代分離與培育及選拔優良單株,1987?1991年進行品系試驗,1992年春作至1993年秋作進行區域試驗,1996?1997年進行栽培、機收與品質分析試驗。台南14號屬西班牙型(Spanish type),株型直立,株高春作約43cm,秋作約34cm,分支數約5?9支,莖呈淺綠色,葉為倒卵形,花為黃色;莢果為中筒形,長約3.24cm,寬約1.34cm,有果腰略有網紋,每莢通常有二個籽粒;籽粒為長橢圓形,長約1.7cm,寬約1.0cm,種皮為粉紅色,種子不具休眠性。始花期春作約為出土後30?40天,秋作約為25?30天;成熟收穫期春作約為播種後120?137天,秋作約為105?117天。平均公頃乾莢果產量春作為3375kg,秋作為2506kg;平均公頃籽粒產量春作為2272kg,秋作為1709kg。剝實率約67.7%,百莢重約166?175g,千粒重約681?707g,籽粒油份含量約45.8?47.6%,蛋白質含量約29.5?30.8%。在田間自然發病情形下,罹?蚽f及葉斑病的程度,較台南11號、台南選9號等推廣品種輕微。適應機械收穫。根據全臺區域試驗資料,進行穩定性分析的結果,台南14號的乾莢果產量甚為穩定,可在全臺各地栽培。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花生 > 花生遺傳與育種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面臨氣候變遷挑戰養蠶業之因應策略114/10/21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10期-114年10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10/02
- 落花生「擋藤」簡介與注意事項114/08/20
- 栽培技術-穩定產量品質第一步 落花生種子預措處理114/07/29
- 臺中區農業專訊06月第129期目錄114/07/29
- 花改場--探索花生湯與豆奶美味的秘訣 外國青農參訪鳳林鎮農產業113/10/08
- 落花生冠腐病之發生及預防113/08/23
- 落花生葉片黃化及改善方法113/08/23
- 臺南區農情月刊331期-高油酸 落花生品種開發 臺南農改場引領國內落花生產業轉型113/01/12
- 高油酸落花生品種開發 臺南農改場引領國內落花生產業轉型112/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