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台灣三角楓、楊梅繁殖技術研發
							作者:陳學文;
							公佈日期:105 年 01 月 05 日
						
						台灣三角楓、楊梅繁殖技術研發 台灣三角楓、楊梅進行扦插繁殖試驗,分別於3月、6月、9月採擷帶葉片插穗,剪取1~2年生枝條25-30公分,均分為二段,分別為頂芽及次節位。以IBA 1000ppm、2,000ppm和4,000ppm 等濃度處理,並以未處理為對照組,每處理30枝插穗,經3個月後記錄發根率。試驗結果台灣三角楓插穗(圖一)在春季不論是頂芽或是次節位之插穗,發根率皆可達70%以上,一般而言以頂芽,發根率較次節位之插穗插穗佳。隨著扦插季節不同而有不同表現(圖二、三),春季(3月)最佳,夏季(6月)最低,在其他季節扦插,比較不同節位之扞插結果,發根率以次節位之插穗略高於頂芽之插穗(表一)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藥用作物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藥用作物 > 藥用作物栽培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農場見習對農民學院蔬菜栽培管理初階班學員訓練成效之個案研究114/10/22
- 全穀紅薏仁對高脂飲食小鼠代謝異常之影響114/10/22
- Arduino低成本開發板於光合作用測量的應用及展望114/10/22
- 不同品種大豆製作發芽豆漿之理化及品質分析114/10/22
-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第166期)114/10/22
- 三色花見糰子一次學會114/10/22
- 臺中農改場與安達人壽合作ESG 專案「伊娜谷香糯米保種計畫」獲亞太行動獎銀獎!114/10/22
- 臺中農改場特刊再獲期刊最佳下載獎殊榮114/10/22
- 水稻也來敷面膜!友善水稻省工減碳之紙蓆插秧栽培田間觀摩會114/10/22
- 臺加攜手推動健康老化-「2025臺加機能性農產品應用於銀髮營養需求雙邊研討會」盛大登場114/10/22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