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不同品種大豆製作發芽豆漿之理化及品質分析
							作者:陳依純;蘇致柔
							公佈日期:114 年 10 月 22 日
						
						摘 要
大豆為我國主要雜糧之一,富含蛋白質及脂質等營養成分。大豆在發芽過程中可分解大分子物質、降低抗營養分子並提升機能性物質含量,使其營養價值提高,且國產大豆具有新鮮及發芽率高之優勢,適合製成發芽豆產品,可提升國產大豆之附加價值。本試驗使用國產不同品種大豆‘台中1 號’、‘高雄選10號’及‘滿州黑豆’,探討不同發芽時間之豆芽製成豆漿,分析其物化性質及γ-胺基丁酸含量之變化。試驗結果顯示,當發芽時間增加時,出漿率及黏度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及pH 值則些微下降,‘滿州黑豆’ 在發芽後製成之發芽豆漿該顏色產生變化,而對兩種大豆品種製成之發芽豆漿影響不大。γ-胺基丁酸含量隨發芽時間增加,最高可增為未發芽豆漿之4.6-6.5 倍。本試驗測試適合製作豆漿之生產條件及其性質,開發發芽豆相關產品,以期擴大大豆於國內應用程度,增進國人食用意願。
關鍵字:大豆、發芽豆漿、γ-胺基丁酸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