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緊捉芋生育特性確保芋頭質與量
作者:蕭政弘;
公佈日期:105 年 01 月 25 日
芋原產於印度,為熱帶地區重要糧食作物,具有耐熱、耐濕、耐陰、耐瘠、耐肥等生育特性,惟當溫度低於 15℃以下則生育停滯,生育適溫為25- 35℃。中部地區芋主要種植期為國曆1-3 月間,此時均溫為17-18℃,並有10℃以下寒流來襲,種植初期芋株生長往往呈現停滯,直到4月上旬均溫回升到22℃ 以上,芋株開始生長,在5-10月間每隔 7-10天即可產生1片葉片,到11月後則需 20天以上方能產生1片葉片,高溫期為芋株主要生育期。
芋頭產量取決於球莖橫向與縱向生長量,因此只要能使芋頭橫向生長變粗與縱向生育變長,便能確保芋頭產量,芋頭橫向生長關鍵在生育初期,此期管理重點為儘量讓芋株假莖變粗壯,當芋株假莖變粗壯後,緊接著就是讓葉片正常發育,並應降低葉片受損與病蟲害,因為芋頭縱向生長主要伴隨著葉序生長,隨葉片增加芋頭自然越長。
瞭解芋生育及溫度與產量構成要件後,種植後於4月上旬芋株開始生長時,應偏施氮肥讓芋株營養生長旺盛,使芋株假莖變粗壯奠定高產基礎,此時由於溫度尚可,芋頭尚小,高氮肥風險較低,但5月下旬後由於溫度往往高於30℃,加上中部芋栽培以水田栽培為主,過高氮肥易造成軟腐病發生,此時
不再強調旺盛生長,只要葉片健康生長即可,重點是要讓澱粉在芋頭內逐步累積,因此要降低氮肥用量並逐步調高鉀肥施用量,而健康葉片與葉數對澱粉含量影響顯著,保持單株葉片5葉以上,可確保芋頭生產質與量。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根菜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二期稻作飛蝨類害蟲遷入預警,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適時防治114/10/27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