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用新鮮美味國產雞肉,支持在地產業永續經營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今(28)日表示,近日有養雞產業及民眾質疑國產雞肉與進口雞肉保存期限差異過大,有不公平競爭之嫌,要求政府有關單位協助解決。防檢局強調,市售國產雞肉經獸醫師屠宰衛生檢查合格,且在48至72小時內以生鮮冷藏方式運送至市面販售,新鮮美味口感佳,值得消費大眾多多採購。進口雞肉雖有農委會及衛福部的源頭管理及邊境把關,但因長途運送,多於屠宰後約75天才解凍上市販售,相較於國產雞肉,缺少新鮮及口感上的優勢。防檢局呼籲民眾多多選購國產雞肉,實際支持在地家禽產業永續經營。
防檢局說,我國家禽產業概分為陸禽(如白肉雞及土雞)、水禽(如鴨及鵝)及禽蛋產業(如雞蛋及鴨蛋),每年生產的陸禽及水禽約3.3億隻,蛋雞約3,900萬隻,經獸醫師檢查健康無虞之雞隻始得進行屠宰,通過屠宰衛生檢查獸醫師檢查者,於外包裝張貼合格標誌,消費者掃瞄外包裝上QR-code即可溯源查詢雞肉屠宰日期、來源屠宰場及畜牧場等資料。國人每年禽肉消費量約33.5公斤,經統計106年及107年之國人雞肉年消費總量分別為56萬公噸(進口量佔28%)及60萬公噸(進口量佔35%),年生產量及進口量均增加,顯示消費需求有增無減。
防檢局進一步說明,國外進口之雞肉以冷凍為主,統計107年11月至108年10月,進口量約21萬公噸,主要來自美國及加拿大,於輸出國屠宰後2至3個月輸入我國者佔65%,其餘為3個月以上,進口後仍儲存於冷凍庫,後續進行解凍、分包裝、再運送至市場販售至少需要15至30天以上,且應依食品安全衛生規定予以標示(含產地),如係解凍肉品則應標示「解凍肉」等資訊,因此消費者購買之進口解凍雞肉通常是在屠宰後至少75天以上,進口雞肉經過冰凍、解凍等程序,難免影響其口感及鮮度。
防檢局說,衛福部已鼓勵業者試辦進口雞肉標示屠宰日期,消費者可在資訊透明下決定選購國產或進口雞肉。防檢局鼓勵民眾多採購衛生、安全、營養及美味的國產新鮮雞肉,以實際行動支持我國家禽飼養生產、飼料供應、運輸管理及屠宰加工等產業鏈之永續經營。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畜牧類
- 西方蜜蜂作為微生物製劑載體防治作物病蟲害之應用114/10/21
- 蜂糧及人工發酵花粉的營養價值與應用潛力114/10/21
- 蜂王漿蛋白含量影響因子114/10/21
- 蜂蜜色澤與蜜源植物色素之關係114/10/21
- 家蠶育種之國際趨勢114/10/21
- 面臨氣候變遷挑戰養蠶業之因應策略114/10/21
- 防範非洲豬瘟入侵 防檢署代理署長杜麗華於中秋節前赴臺北郵件處理中心視察國際郵包查驗管制措施114/09/26
- 共同防範非洲豬瘟入侵,中秋佳節保護豬豬 勿中「餡」阱114/09/24
- 我國生鮮豬肉出口再傳捷報 獲新加坡系統性認可114/09/23
- 響應2025世界狂犬病日─防檢署攜手雲林縣共築狂犬病防疫網絡114/0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