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茭白鮮甜、紅魚肥 本場輔導魚茭共生生產模式--02
							作者:編輯部;
							公佈日期:108 年 11 月 26 日
						
						他發現是因為水田水深不足影響魚類存活,因此他尋找文獻資料並因地制宜,於田區挖掘寬2公尺、深40公分的魚溝,並直接連接入水及排水口,且導入適應性較好的紅尼羅魚,如此魚的成活率可達80%。且經過調查顯示,每分地只要有50尾的魚,就能防治95%的福壽螺,不但不影響茭白筍的產量,魚茭整體收益更是增加60%。
五結鄉農會李林欽總幹事表示,鄉內部分農地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反而適合魚茭共生農法。示範農友王奕立青農更十分讚賞魚茭共生模式,他表示在放魚半年後就看不到福壽螺卵塊,收穫放水後可發現池底都是螺殼,對防治效果十分滿意。
魚茭共生除了魚、茭雙收以外,魚不但有效控制福壽螺,更具備趣味性的農村體驗休閒元素,可營造多元收入,對提高農地利用效率及農友獲利有實質助益。本場亦持續努力評估原生魚種導入,及透過灌溉水自行流入魚隻留養模式的可行性,以使魚茭共生此一兼具作物生產,與生態養殖的友善耕作模式更加多元與友善。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延伸閱讀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 MPS花卉永續驗證系統之國際發展暨臺灣花卉產業推動現況報告114/10/23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