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臺灣藜採收時機很重要!臺東場辦理「臺灣藜採後調製技術示範觀摩會」
作者:黃子芸
公佈日期:111 年 03 月 24 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於本(111)年3月24日,假達仁鄉安朔村舉辦「臺灣藜採後調製技術示範觀摩會」,共計30人參加。本次觀摩會講解臺灣藜採收適期判斷及採後調製技術,並進行臺灣藜脫粒機示範,提供農友參考應用。
臺東場盧柏松副場長表示,臺灣藜為臺東縣重要特色雜糧作物,主要分布於臺東市、太麻里鄉、金峰鄉、大武鄉及達仁鄉。臺灣藜適應性強,對自然條件要求不高,栽培上多以友善或有機方式種植,初級生產已穩定成熟,惟在收穫及採後處理需特別留意,才能有良好的產品品質。因此,臺東場特辦理此次觀摩會,期能提升臺灣藜產業水準。
觀摩會首先由雜糧研究室黃子芸助理研究員說明臺灣藜栽培管理及採收適期判斷要點,並介紹採收後調製、烘乾、篩選及包裝等原料控管注意事項;最後由農機研究室黃政龍副研究員示範臺灣藜脫粒機進行果穗脫粒實際操作,本脫粒機可利用搬運車拖曳於田間進行濕穀脫粒作業,應用性高,能大幅減少人工脫粒勞力成本。會中農友反應熱絡,也提出許多意見相互交流,共同學習,對臺灣藜採後調製技術均有更深入的瞭解。

盧柏松副場長致歡迎詞及說明觀摩會的目的與用意

黃子芸助理研究員講授臺灣藜採收適期判斷

黃政龍副研究員進行臺灣藜脫粒機操作示範

參與農友反應熱絡,相互交流討論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其他雜糧作物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農藝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延伸閱讀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臺澳養蜂登記制度與病蟲害監測管制比較114/10/21
- 西方蜜蜂作為微生物製劑載體防治作物病蟲害之應用114/10/21
- 蜂糧及人工發酵花粉的營養價值與應用潛力114/10/21
- 蜂王漿蛋白含量影響因子114/10/21
- 蜂蜜色澤與蜜源植物色素之關係114/10/21
- 家蠶育種之國際趨勢114/10/21
- 面臨氣候變遷挑戰養蠶業之因應策略114/10/21
- 水稻剃枝蟲來了 臺東農改場提醒農友注意防治分秘夜蛾114/10/17
- 種出食農「藜」念 臺東農改場於達仁鄉安朔國小辦理臺灣藜主題課程114/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