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草苺炭疽病菌族群分析與 檢測技術開發
草苺為臺灣具高經濟價值之作物,栽培面積為 500 公頃左右。近 10 年來炭 疽病成為草苺頭號殺手,自 2010~2018 年間調查草苺主要產區,高達 50% 以上 的病株呈現典型冠腐病徵,經過型態及多基因分析 52 株菌,確認造成臺灣草苺 炭疽病之病原菌包含 Colletotrichum siamense、C. fructicola (C. gloeosporioides species complex) 、C. karstii、C. boninense (C. boninense species complex) 及一種歸類於 C. acutatum species complex 的新種 Colletotrichum miaoliense sp. nov.。其中又以 C. siamense 為最主要且生長速度快、病原性強之病原菌, 瞭解炭疽病菌種類將有助於後續防治策略之開發。由於炭疽病菌能潛伏感染寄 主,種植健康不帶菌的草苺苗,將可大幅降低本田期病害的發生,同時減少化學 藥劑的使用。而為生產健康的草苺苗,準確、靈敏、快速又合乎成本效益的檢測 技術便是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因此以現有的炭疽病菌基因體資料庫,搜尋適合的 目標區域,並以臺灣草苺炭疽病菌的序列進行引子設計,開發巢式聚合酶鏈鎖 反應技術。本技術可以偵測最主要的炭疽病菌 C. siamense 與 C. fructicola,但 不會偵測到其他草苺病原菌或土壤中常見的腐生菌,可偵測到低至 100 fg 之 C. siamense DNA ( 約 2 個病原菌細胞 ),代表具有高度專一性及靈敏度。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樹-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病理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防疫檢疫
相關檔案下載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2期-「草莓產業技術擴散論壇」-展現南部草莓發展的潛力與實力114/10/21
- 洛神葵疫病病原Phytophthora nicotianae的鑑定及抗病品種之篩選114/09/01
- 降低外銷番石榴夏秋季果實罹病率之病害整合管理策略114/09/01
- 溫度對臺灣稻熱病菌 (Pyricularia oryzae) 四種病原型菌株生長及產孢之影響114/06/01
- 「坡地果園規劃與智慧管理技術研討會」活動報導114/05/14
- 推動坡地果園智慧經營 臺南農改場辦理技術研討暨示範觀摩114/05/06
- 臺東區農情月刊第300期-臍橙樹型結構調整好 生產沒煩惱114/03/31
- 臺灣脈柄牛肝菌(Phlebopus sp.)之採集、鑑定與培養114/03/17
- 花蓮區農技報導--文旦果實加工素材應用--02114/01/22
- 花蓮區農技報導--文旦果實加工素材應用--01114/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