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荔枝、龍眼小果期,臺南區農改場籲請加強防治荔枝細蛾
							作者:陳盈丞
							公佈日期:112 年 05 月 01 日
						
						荔枝、龍眼小果期,臺南區農改場籲請加強防治荔枝細蛾
目前雲嘉南地區的龍眼及荔枝已進入幼果發育期,此時期極易受果實害蟲荔枝細蛾危害。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友注意田間管理,降低荔枝細蛾危害, 避免果實受害影響產量。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說明,荔枝細蛾是荔枝與龍眼最重要之果實害蟲,俗稱蒂蛀蟲,完成 1 世代約需 18~28日,中南部年可發生3~5代。荔枝細蛾成蟲產卵於荔枝及龍眼幼果上,孵化後幼蟲常侵入果實內蛀食種子。當果肉已包覆種子時,則會危害果蒂,幼果期受害可能導致果實停止生長與落果,接近果實成熟期危害除影響果實發育外,果實採收殘留蟲體則致喪失商品販售價值,也影響整體果品的內外銷產業商譽。
當荔枝、龍眼等果樹樹勢茂密且通風不佳,荔枝細蛾常躲藏於背光處,防治上應於生育期間即需適度修剪枝條,維持株間通風。荔枝細蛾幼蟲可殘留於落果或躲藏於落葉內化蛹,建議適時清除園中的落果,防止該蟲繁衍。另外,應於幼果期噴施藥劑,建議農友每 7 天施藥一次。由於荔枝細蛾完成一世代時間短,僅需18至26天,容易產生抗藥性,請農友一次使用一種防治藥劑,並務必輪替使用不同作用機制之藥劑。藥劑防治請參考「植物保護資訊系統」(https://pesticide.baphiq.gov.tw/information/),或於本場網站「農作物登記用藥」(https://www.tndais.gov.tw/ws.php?id=382) 點選所種植的作物選用登記藥劑。。用藥時應依標示使用,並嚴格遵守安全採收期。農友若有用藥等相關問題可與本場植物保護研究室聯絡。
荔枝細蛾化蛹於葉面上,紅色箭頭處

荔枝細蛾幼蟲
荔枝細蛾成蟲

遭荔枝細蛾幼蟲侵入危害狀,紅色箭頭處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荔枝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延伸閱讀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