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山林黑珍珠--建立規模的產業鏈--01
							作者:黃懷瑩;孫正華;吳岱融;劉興榮
							公佈日期:112 年 06 月 20 日
						
						發芽率提高接近七倍
山胡椒種子的自然萌芽率低,又以野採方式收集種苗,導致森林中山胡椒數量逐漸減少;而人為的搶收,則是加速了這種惡化。
山林的資源不能被耗盡,除了保育觀念的建立之外,人工種苗勢必成為未來的出路。
為了這種珍貴的作物,花蓮區農改場積極投入山胡椒的人工育苗,進行人工催芽技術,目前已取得突破。
「我們已成功地將種子的發芽率由10%,提高到了接近70%,並建立完整的育苗標準作業程序。」吳岱融強調,此一突破也讓山胡椒開拓出了量產的可能性。
且為了提高部落整體的種苗量產,在催芽技術突破後,還進一步與部落合作,在部落果實採種後,便由農改場的技術進行催芽,等種子孵出成苗後,再讓這些種苗回歸部落復育,形成一種源於部落、技術加持,而又再度回歸部落的共好循環,讓部落的特色山胡椒,得以永續。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香辛料作物 > 香辛料作物形態與生理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香辛料作物 > 香辛料作物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香辛料作物 > 香辛料作物-其他
延伸閱讀
							- 花改場--有辣有香伍告讚-加工鮮食兩用辣椒新品種「友辛」與「友香」發表會114/09/17
- 花改場--推廣部落山胡椒種植 花改場與秀林公所攜手合作114/09/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臺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來訪 交流農業生態營造及原鄉傳統作物保種與應用114/07/08
- 花改場--花蓮場攜手秀林鄉公所及原民 共同推動花蓮山胡椒產業發展114/04/18
- 花蓮區農情月刊--紫蘇加工產品 甜的鹹的、吃的喝的應有盡有113/09/25
- 花蓮區農情月刊--阿美族釀酒文化復興 從傳統酒麴製作開始113/09/25
- 花改場--紫蘇葉飄香,調味添香好幫手113/09/03
- 花改場--花改場開設原力課程 振興馬佛部落傳統酒麴技藝113/09/03
- 花改場--花改場辦理原力學堂-酒麴製作及保種繁殖班 找回馬佛部落釀酒文化113/08/07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五色鳥的報恩—山胡椒的生生不息--13113/07/19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