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減少水稻田甲烷排放之可行措施
作者:林鈺荏
公佈日期:113 年 03 月 25 日
因應氣候變遷嚴重影響著全球各產業運作及經濟,國家發展委員會於2022年3月30日舉行「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聯合記者會,說明規劃2050年全臺灣溫室氣體的淨排放量為零(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DEE68AAD8B38BD76)。農業部門除畜牧業外,就以糧食作物的水稻種植面積最大,且經研究顯示,水稻田由於長期湛水,使厭氧微生物(甲烷菌)產生大量甲烷排放至大氣中(7-17%來自水稻田)。而甲烷是造成全球化的主要溫室氣體之一,影響暖化的潛勢是二氧化碳的27.9倍(資料來源:IPCC AR6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第六次評估報告),而全球水稻田每年將產生約20至150噸的甲烷。因此,若從水稻耕作體系著手,優先減少甲烷排放,相信可以提前臺灣農業部門的淨零排放目標期程。
本篇以科學期刊資料為據,說明1.移除稻稈2.施用生物炭3.乾溼交替間歇灌溉三種作法背景減少排放之效果,並分析操作成本,提供農友減少甲烷排放之可行措施。
知識樹分類
生產者知識庫 > 農藝類
生產者知識庫 > 園藝類
生產者知識庫 > 土壤肥料類
生產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生產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生產者知識庫 > 其他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二期稻作飛蝨類害蟲遷入預警,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適時防治114/10/27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