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來自部落的嗆辣滋味-火蔥--04
作者:黃懷瑩;孫正華;劉興榮;吳伊婷;蔡依真;陳季呈
公佈日期:113 年 07 月 12 日
•月眉是故鄉
種出了故鄉的味道
陳雨弦種植成功的案例,讓光復地區的友人也躍躍欲試,還來請教方式。不過他們依然沒能成功,雖然同樣種在光復地區,但結出來的球莖卻很小,無法採收,「所以大家才會一直說,只有月眉種得成,我覺得也是有些道理啦!」
就是因為離開月眉之後,能夠種到有好收成的是難上加難,火蔥因此成了月眉的標誌,而月眉也名正言順地成了火蔥的故鄉。
而陳雨弦則是在遠離月眉之處,成功種出了故鄉的味道,對於這點,她相當開心。
她位於光復的販售據點,銷售情況相當好,不僅有大批的固定客群在產季前就先預訂、回流客也多,生意好到不夠賣,讓她得常常回月眉去調貨才能應付。
離鄉遊子的必備良品
這是因為阿美族人實在嗜吃火蔥,即使住在離月眉千里之外的族人,季節到了也一定記得要找來吃,而且念念不忘。
每到了農曆過年期間,返鄉的族人便會開始打聽「火蔥出來了沒有?」如果有就趕快買;而若是尚未初出現,也會託家人買再轉寄到工作地。
只因吃到火蔥,就會有回到家鄉的感覺。
有「野菜教母」之稱的吳雪月,便提到她女兒每次回家都會問「有沒有火蔥?」因此只要到了產季,做母親的一定會幫女兒準備好寄過去,年年都是如此。
族人對火蔥的這種念念不忘,可說是一種情感上的連結,將火蔥滋味與家鄉連在一起,化成了一種鄉愁,以及對家鄉的渴望與思念。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蔬菜作物-其他
延伸閱讀
- 設施應用於蔬菜生產之思維114/10/27
- 花改場--花改場開設小米栽培管理班 傳承卓清部落農耕文化114/09/17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滿身的靈氣-小米--把小米種回來--04114/07/28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滿身的靈氣-小米--把小米種回來--03114/07/28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滿身的靈氣-小米--把小米種回來--02114/07/28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滿身的靈氣-小米--把小米種回來--01114/07/28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滿身的靈氣-小米--馬太鞍小米復育記--05114/07/28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滿身的靈氣-小米--馬太鞍小米復育記--04114/07/28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滿身的靈氣-小米--馬太鞍小米復育記--03114/07/28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滿身的靈氣-小米--馬太鞍小米復育記--02114/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