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專訊--利用分子科技縫合大豆裂莢:分子標誌在大豆抗裂莢育種的應用--03
舉例來說,已知Pdh1是裂莢主效基因,因其DNA序列上具有單核苷酸多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而使不同大豆有抗裂莢與易裂莢基因型,本場近年參考國外文獻,針對此SNP以四引子(Tetra-primer)擴增阻滯突變系統(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聚合酶鏈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又稱T-ARMSPCR,搭配凝膠電泳(Gelelectrophoresis)技術來進行抗裂莢大豆品種及雜交後代植株的篩選工作,並搭配60℃烘箱六小時乾燥處理來驗證篩選效果。結果顯示導入分子標誌進行大豆裂莢性篩選相當有效。在抗裂莢大豆新品種選育過程中,本場利用分子標誌檢定出雜交親本「臺南5號」帶有抗裂莢基因型,「花蓮1號」帶有易裂莢基因型,以及20個具抗裂莢基因型的雜交後代潛力品系,經60℃烘箱法檢定裂莢率,「花蓮1號」在烘乾6小時後裂莢率高達81.8%;然而「臺南5號」僅有15.1%,20個雜交後代品系裂莢率更是只落在0.5-14.8%之間。了解不同種原在抗裂莢特性的強弱,將能有效縮短持續進行的大豆新品種雜交選育及田間評估時間。
抗裂莢品種之選育
「花蓮1號」是本轄內大豆生產主流品種,具有初期生長勢強及大葉的特性,較能與雜草競爭,適合東部有機栽培,此外其蛋白質含量高達42%、出漿率高、風味香醇,深受農友及加工業者喜愛。然而,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成熟期較易裂莢,因此選育適合東部生產的抗裂莢大豆新品種是當務之急。利用分子標誌輔助選種不僅能達到精準選拔,提高選拔效率,更能節省時間和資源,甚至能在植株幼苗期便能進行目標性狀篩選。目前本場已選育出20個具抗裂莢基因型(pdh1)之潛力品系並完成初級品系比較試驗,後續將經中級品系比較試驗、高級品系比較試驗、區域試驗,以及植物品種權申請檢定等育種流程,循序漸進地育成抗裂莢大豆新品種。盼此項育種工作不僅能助於提升花蓮地區大豆的競爭力,也有望滿足市場對高品質、高蛋白質大豆不斷增長的需求。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豆類 > 豆類形態與生理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豆類 > 豆類遺傳與育種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豆類 > 豆類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生物技術
- 草莓‘台農1號᾿ 之技術授權與推廣栽培現況113/09/07
- 大豆紫斑病之發生與管理113/07/31
- 花蓮區農業專訊--筷閃野美味 馬太鞍欣綠農園樹豆之地的野菜餐桌--03113/07/17
- 花蓮區農業專訊--筷閃野美味 馬太鞍欣綠農園樹豆之地的野菜餐桌--02113/07/17
- 花蓮區農業專訊--筷閃野美味 馬太鞍欣綠農園樹豆之地的野菜餐桌--01113/07/17
- 花蓮區農業專訊--利用分子科技縫合大豆裂莢:分子標誌在大豆抗裂莢育種的應用--02113/07/17
- 花蓮區農業專訊--利用分子科技縫合大豆裂莢:分子標誌在大豆抗裂莢育種的應用--01113/07/17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能量與勇氣之豆-樹豆--08113/07/12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能量與勇氣之豆-樹豆--07113/07/12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能量與勇氣之豆-樹豆--0611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