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臺南區農業專訊第130期-水稻寒害逆境之因應策略
作者:莊子瑩
公佈日期:114 年 01 月 10 日
水稻是雲嘉南地區最主要的種植作 物,111年全年種植面積達85,000公頃, 而近年因氣候變遷加劇發生極端氣候,使 得水稻在生育期間常遭遇颱風、豪雨、霪 雨、寒流、旱災等農業天然災害,導致水 稻生產風險逐漸提高。雖然全球暖化使得 臺灣冬季的平均溫度有上升的趨勢,但近 年偶發之極端低溫事件也時常造成稻農重 大的損失。稻作寒害好發時期會因不同期 作而異,在一期作水稻栽培過程中,水稻 育苗期及孕穗期最易受低溫影響,其中插 秧時期則會是幼穗分化至孕穗期是否遭遇 寒害的關鍵之一;而二期作水稻栽培過程 中,插秧較晚地區,在穀粒充實期易受東 北季風之低溫影響。 一般寒害定義為0℃至15℃溫度範圍 間對作物產生之傷害,而分析雲嘉南地區 過去5年 (108~112年) 之氣象資料,每年 以1至4月及11至12月期間常出現最低氣溫 低於15℃之氣候環境 (圖一)。統計該等期 間因低溫所造成之天然災害損失,被害面 積達1,049公頃,損失金額約為2,085萬, 其中又以發生在4月之低溫事件所造成的 損失金額最高 (表一)。因此,本文將介紹 低溫對水稻各生育期之影響,並藉由模擬 不同插秧日期與寒害發生之關聯性,並提 供寒害來臨前後之因應措施,提供稻農參 考,期可以減少雲嘉南地區稻田因遭受寒 害之損失。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二期稻作飛蝨類害蟲遷入預警,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適時防治114/10/27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