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專訊--國際有機中心專家齊聚花蓮 共享學術與原民文化交織生態之旅--03
有機生產與原民樂活場域實地交流,探勘生態營造研究可望成為未來合作議題
生態之旅第一日,為了讓參與人員瞭解臺灣有機農業田間實作場域與青農工作情況,本團參訪壽豐鄉有限責任花蓮好生活合作社。該合作社為本場長期合作輔導的有機雜糧青農團體,農友們以生產、加工、行銷、社區互動等專長互補,導入科技與機械化生產降低人力成本,使參訪外賓們對青農互助合作的經驗分享,都感到印象深刻。
緊接著,走訪光復鄉欣綠農園,欣綠農園為本場合作輔導的六級化有機產業示範場域,同時也是本場「找回原力」計畫中-原民部落農遊「筷閃野美味」場域之一。現場由本場孫正華副研究員向大家解說臺灣在原民農業推廣有機友善、生態農業技術等成果,並請部落長老現場示範阿美族生態捕魚法「巴拉告」,讓外賓們均讚嘆原住民傳統的生態智慧,更看見原民文化、生態旅遊與有機六級化的多元可能。
生態之旅的第二天,本場帶大家來到玉里鎮織羅部落的稻田腳印餐桌,該場域同時也是當地部落重要的農事觀光體驗點,吸引不少遊客拜訪,在部落經濟扮演重要角色。本場林立副研究員在織羅部落稻田向大家說明與部落農民長期合作在水稻田田埂及邊坡進行原生植物草毯營造的成果,可提供橙瓢蟲與寄生蜂等有益天敵生活棲所,並有效抑制稻田害蟲,提供生態系統服務。田區現場可觀察到澄瓢蟲及蜘蛛等天敵,大家對水稻生態營造的研究討論非常熱烈,更對田區生物多樣性提出未來可進一步合作研究。接著,本場帶領外賓至全臺第一個有機村-富里鄉羅山有機村,一起走入有機歷史故事與特色泥火山豆腐農家體驗,共同感受著結合農業、生活、自然生態與歷史人文的有機生活氛圍。最後,來到富里鄉農會的有機產品展售場域,國外貴賓對於多元化的有機產品都頗感興趣,也想多了解台灣的有機消費市場狀況。
結語
藉由臺灣主辦有機世界大會的難得機會,本場辦理生態之旅邀請來自多個國家相關學者及工作者共同參與,在此次國際交流中獲得許多寶貴知識與經驗,並強化為有機共同奮鬥的連結與共識,有利我國持續推動有機農業發展。在實地走訪研究與產業場域時,可更深度討論有機農業研發推廣落實情形。加拿大有機中心的Dr. Andrew Hammermeister在本次生態之旅中表示,相當期待本場成為類似該中心的角色-形成全國資訊網絡的統合者,並持續積極接軌國際。筆者相信,我們與世界的有機生態之旅尚未結束,將一起攜手努力合作創造有機農業更加寬廣的未來!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農業機構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其他-其他
- (第143期)技術服務季刊114/10/17
 - 花改場--自然解方、與鵬為伴—有機農田的生態營造與觀察114/10/13
 - 文宣-強化韌性 照顧農漁民114/09/30
 - 人事異動114/09/30
 - 文樂部落常用植物-艾納香小知識114/09/30
 - 文宣-獎勵農漁民子女就學金114/09/30
 - 花改場--熱帶性低氣壓(TD09)接近南方海面 請花蓮及宜蘭農友預作防範114/09/17
 - 花改場--蘭陽平原永續行動啟動 農業部攜企業共守友善農田114/09/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文旦產業數位轉型 就靠智能灌溉與雲市集數位行銷114/09/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阿娥又報報 宜花有機農業接軌國際永續114/0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