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廣並落實食農教育的理念,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於本(114)年5月23日(星期五)至卑南鄉利嘉國小辦理「檸檬香茅」食農教育課程,邀請第二屆百大青農呂宏文擔任講師,與學生分享香草植物的栽培知識與多元應用。參與本次教學活動的學生與教師合計14人,透過講解與實作的課程設計,為學生帶來一場寓教於樂的香草體驗之旅。 講師首先介紹常見香草植物的基本特性與分類,再利用嗅覺體驗,帶領學生感受檸檬香茅的濃郁檸檬香氣,其所含天然精油成分,不僅具有驅蟲、消炎與舒緩壓力的保健功效,亦是東南亞料理常見香料,能有效去腥增香,可搭配茶葉或乾燥果片沖泡為草本養生茶,深受家庭與市場青睞。 接續
  為推動食農教育政策,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於本(114)年5月26日(星期一)至海端鄉海端國民小學辦理食農教育課程,並以「檸檬香茅」為主題,邀請在地青農吳美樺擔任課程講師,透過豐富的感官與種植體驗活動,讓師生共計38人認識香草植物的奧秘,進而培養對農業的認同與關注。
  海端國小長期重視在地農業文化的傳承,校園內種植小米等傳統作物,引導學生學習部落農耕智慧。今年學校為拓展學童對植物世界的認識,除種植芳香萬壽菊外,也與臺東農改場合作推廣香草植物教學。本次課程由講師介紹薄荷、迷迭香等常見香草植物的栽培方式與病蟲害防治,並展示檸檬香茅、馬丁香茅、香茅等香茅家族品種。學生透過「觀察葉形與色澤」、「嗅聞植物的天然香氣」、「觸摸葉片感受質地」等多重感官體驗,仔細辨識各品種間的差異,清楚理解香草植物的特徵與價值。
  在實作課程中,講師指導學童親手將檸檬香茅栽種於校園,並說明日常照顧重點,讓學生在照料過程中感受植物的成長與生命力。課後教師回饋指出,這次課程不僅提供豐富的農業知識與實作經驗,也與學校長期推動的環境教育理念相呼應,幫助學生培養關心自然、珍視土地的態度。
  本次課程結合青農講師的實務經驗,呼應食農教育三面六項中「農業生產與環境」面向的「農業生產與安全」、「農業與環境」,以及「飲食健康與消費」面向的「飲食消費與生活型態」,透過農作實踐、加工應用與飲食體驗三者的串連,引導學生從產地走進日常生活,落實在地化、永續化的食農教育目標。

講師上課情形

課程中學生與講師交流提問

學生進行檸檬香茅嗅吸體驗

講師示範種植檸檬香茅

學生體驗種植檸檬香茅情形

海端國小參與食農課程的師生大合照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二期稻作飛蝨類害蟲遷入預警,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適時防治114/10/27
 - 高齡者綠色照顧《食農教育》活動案例介紹114/10/27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