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氣象先機,果園防災愛注意!
為推廣農友使用農業氣象資訊工具及災害預警監測工具,獲得即時的氣象資訊與農作物災防相關訊息,精進防災管理技術與強化果樹產業韌性,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農業試驗所、中央氣象署及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於114年6月10日上午,假臺東地區農會推廣部辦理「果樹防災技術暨農業氣象防災資訊講習會」,現場農友與來賓共40人參加,反應相當熱絡。
臺東農改場江淑雯分場長指出,近年來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及強度有增加的趨勢,使得農業生產風險提高。因此農友若能善用氣象資訊,將有助於提前規劃防災措施,降低災害損失;而災後適時採取復育技術,也有助於作物快速恢復生產。隨著颱風季即將來臨,提醒農友務必及早巡視果園,除加強支柱固定外,也應確認排水設施通暢,預先進行防颱準備,減少災害衝擊。若有災害發生,農友可用手機下載「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拍照上傳,提供公所作為勘查佐證資料。
講習會首先由中央氣象署蔡宜君技士介紹氣象資訊於農業領域之應用現況,透過案例解說,協助農友掌握最新的氣象資訊。接著由國家災害防救中心徐永衡助理研究員介紹災害預警監測工具於農業防災上之應用,並說明未來氣候變遷情境下臺灣氣候改變之趨勢。農業試驗所姚銘輝研究員介紹農業氣象資源的整合與應用,並提出未來農業防災發展的方向。果樹防災技術由臺東農改場陳柏源助理研究員講述果樹立支柱與防風網架設的注意事項,提醒農友,若鳳梨釋迦發生葉片破損,應適當降低植株的留果數,以減少落果率、確保果實品質及維持樹勢健康。並現場進行「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相關下載及操作教學。
汛期將至,臺東農改場期許藉由本次講習會,能提高農業氣象資訊及災害預警工具的使用率,並持續強化農友災防意識,增進災前預防及災後復育技術,維持果實穩定生產,減少損失。
臺東農改場江淑雯分場長主持果樹防災技術暨農業氣象防災資訊講習會
中央氣象署蔡宜君技士介紹氣候服務於農業領域之防災應用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徐永衡助理研究員介紹災害預警監測之農業應用資源與未來氣候變遷趨勢
農業試驗所姚銘輝研究員介紹農業氣象資源及防災資訊
臺東農改場陳柏源助理研究員介紹果樹防災技術及農產業現地照相APP使用
現場農友參與踴躍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 農業氣象與災害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臺澳養蜂登記制度與病蟲害監測管制比較114/10/21
- 西方蜜蜂作為微生物製劑載體防治作物病蟲害之應用114/10/21
- 蜂糧及人工發酵花粉的營養價值與應用潛力114/10/21
- 蜂王漿蛋白含量影響因子114/10/21
- 蜂蜜色澤與蜜源植物色素之關係114/10/21
- 家蠶育種之國際趨勢114/10/21
- 面臨氣候變遷挑戰養蠶業之因應策略114/10/21
- 水稻剃枝蟲來了 臺東農改場提醒農友注意防治分秘夜蛾114/10/17
- 種出食農「藜」念 臺東農改場於達仁鄉安朔國小辦理臺灣藜主題課程114/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