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情月刊--農業部陳駿季部長視察 本場生態農業營造成果
為瞭解本場生態農業營造成果,農業部陳駿季部長6月20日至玉里鎮織羅水稻田區,視察本場利用原生野花草毯吸引天敵昆蟲,降低田間害蟲的試驗情形。楊大吉場長向部長報告,本試驗形成ESG專案於農業部農業淨零資訊網上架,目前已有企業簽署意向書,正實際推動中。
本試驗由蘭陽分場作物與生態研究室游之穎助研員,以及植保研究室林立副研員共同執行,分別就原生野花草毯的篩選與繁殖、生態調查等方面進行研究。 游之穎助研員表示,計畫初期從131種植物中篩選出10幾種。篩選條件包括原生種、有原住民利用記錄、容易繁殖且容易取得苗木,同時具開花特性可作為天敵棲地或吸引授粉昆蟲。
林立副研員表示,篩選後的植物包括穗花木藍、三葉埔姜、五葉埔姜等原生植物,種植於水稻田埂及邊坡,可提升生物多樣性並抑制雜草。經過2年調查,有益天敵(如橙瓢蟲)與害蟲的比例增加,顯示其對害蟲調節服務功能提升。且在兩期作之間,穗花木藍還能為橙瓢蟲提供棲息地,有助於維持族群數量,進而在水稻生長時捕食害蟲。
本試驗為找回原力綱要計畫其中的生態農業子計畫,因此同時也與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及農業試驗所合作,並導入猛禽棲架、青蛙澡堂及蜘蛛公寓等生態措施,進一步強化生態系統服務。
本場楊大吉場長強調,這項生態營造方案已發展為ESG方案,並獲得企業支持,目前財團法人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智匯亞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與玉里鎮馬太林部落簽署意向書並實際推動。他期望透過企業認購農產品的模式,可實際支持原鄉部落的發展增加農民收益,鼓勵族人自發參與保育工作,形成社區共好的趨勢,讓農民得以進行友善耕作。
陳駿季部長與合作農友交流試驗執行情形,他並鼓勵農友在部落宣導友善生態理念。隨後陳駿季部長參訪織羅部落的食農教育場域,並體驗部落開發的DIY遊程,實地了解導入生態系統服務的初級生產環境,結合加工及休閒的六級農產業發展情形。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其他-其他
- 園藝活動對高齡者的效益評估─以「茶樹精油洗手慕斯及毬果聖誕樹DIY」活動為例114/10/27
 - 高齡者綠色照顧《食農教育》活動案例介紹114/10/27
 - (第143期)技術服務季刊114/10/17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114年本場辦理農民學院課程及時間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人事異動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新竹縣永續農業生產合作社展現青農群聚成果-2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新竹縣永續農業生產合作社展現青農群聚成果-1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紫湯圓開運指南:好運「紫紫」來!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第一屆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 頒獎典禮盛大舉行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恭喜本場傅仰人副場長與莊浚釗分場長榮退114/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