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情月刊--農業部陳駿季部長視察 本場生態農業營造成果
為瞭解本場生態農業營造成果,農業部陳駿季部長6月20日至玉里鎮織羅水稻田區,視察本場利用原生野花草毯吸引天敵昆蟲,降低田間害蟲的試驗情形。楊大吉場長向部長報告,本試驗形成ESG專案於農業部農業淨零資訊網上架,目前已有企業簽署意向書,正實際推動中。
本試驗由蘭陽分場作物與生態研究室游之穎助研員,以及植保研究室林立副研員共同執行,分別就原生野花草毯的篩選與繁殖、生態調查等方面進行研究。 游之穎助研員表示,計畫初期從131種植物中篩選出10幾種。篩選條件包括原生種、有原住民利用記錄、容易繁殖且容易取得苗木,同時具開花特性可作為天敵棲地或吸引授粉昆蟲。
林立副研員表示,篩選後的植物包括穗花木藍、三葉埔姜、五葉埔姜等原生植物,種植於水稻田埂及邊坡,可提升生物多樣性並抑制雜草。經過2年調查,有益天敵(如橙瓢蟲)與害蟲的比例增加,顯示其對害蟲調節服務功能提升。且在兩期作之間,穗花木藍還能為橙瓢蟲提供棲息地,有助於維持族群數量,進而在水稻生長時捕食害蟲。
本試驗為找回原力綱要計畫其中的生態農業子計畫,因此同時也與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及農業試驗所合作,並導入猛禽棲架、青蛙澡堂及蜘蛛公寓等生態措施,進一步強化生態系統服務。
本場楊大吉場長強調,這項生態營造方案已發展為ESG方案,並獲得企業支持,目前財團法人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智匯亞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與玉里鎮馬太林部落簽署意向書並實際推動。他期望透過企業認購農產品的模式,可實際支持原鄉部落的發展增加農民收益,鼓勵族人自發參與保育工作,形成社區共好的趨勢,讓農民得以進行友善耕作。
陳駿季部長與合作農友交流試驗執行情形,他並鼓勵農友在部落宣導友善生態理念。隨後陳駿季部長參訪織羅部落的食農教育場域,並體驗部落開發的DIY遊程,實地了解導入生態系統服務的初級生產環境,結合加工及休閒的六級農產業發展情形。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其他-其他
- 花改場--熱帶性低氣壓(TD09)接近南方海面 請花蓮及宜蘭農友預作防範114/09/17
- 花改場--蘭陽平原永續行動啟動 農業部攜企業共守友善農田114/09/17
- 花改場--花改場開設小米栽培管理班 傳承卓清部落農耕文化114/09/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文旦產業數位轉型 就靠智能灌溉與雲市集數位行銷114/09/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阿娥又報報 宜花有機農業接軌國際永續114/09/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114年度百大青農精英班結訓 花蓮青農直陳心聲陳駿季部長親自回應114/09/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屏科大植物醫學系花蓮參訪 本場及轄區儲備植物診療師熱忱接待與分享業務經驗114/09/17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政策宣導~小心 一頁式廣告詐騙114/09/1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桃園新屋陳俊佑青農攜手酒廠,去化甘藷蟻象蟲害格外品|特色地瓜酒誕生114/09/1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季食開始-洋菇11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