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高10~15公尺,主幹直立,分枝旺盛。革質橢圓形或卵圓形葉對生,葉長8~15公分、葉寬4~6公分,葉片光滑有明顯三出脈。聚繖花序自枝端伸出,花黃色,花瓣6枚,花徑約0.5公分。黑色核果橢圓形,長1.4公分、寬1公分,有發達的綠色果托。開花期春季,結果期夏季。
栽培方式
適合半日照或全日照溫暖環境,半日下葉色深綠瑩亮、全日照下葉色略黃。使用富含有機質的壤土或砂質壤土。盆栽者可觀察土乾燥或葉片失去光亮時澆水,地植者適合種植於土壤深厚且較溼潤的環境,過於乾燥的地點容易生長不良。肥料每季施用一次長效性綜合肥料。天然樹形端正,除樹冠內的細弱枝、交叉枝等不良枝外,一般不需要修剪。
本種為特有亞種,產於全島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另外彭佳嶼、基隆嶼、龜山島、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馬祖和金門也有分佈。成蟲喜歡於常綠闊葉林、海岸林、農田和菜園等處活動,飛行快速敏捷,雄蝶常在寄主附近作領域占有,成蟲除了訪花吸蜜外,也喜歡吸食動物的排遺、腐果和樹液等。早期都市中常有荒地或菜園,所以處處可見,現在就要郊區才容易看到,在臺灣沒有近似種類,在辨識上非常容易區別。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成蟲全年可見。廣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旋花科、錦葵科、菊和莧科等,雌蝶將卵單產或聚產於寄主葉片或附近植物、土石或落葉上,卵呈黃色球形,具十條左右凸起縱稜,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幼蟲身上布滿棘刺,終齡幼蟲於寄主附近固定物上化蛹,蛹為懸蛹,外觀是黃褐色,腹部具尖銳棘刺。
雌雄鳥同色。喙細長,頸細長,分為白色型及暗色型,在台灣繁殖者大都為白色型,偶爾出現暗色型迷鳥。白色型全身白色,繁殖羽在枕部具有2至3條細長的白色飄羽,背上及下頸有細而蓬鬆簑羽,背部簑羽常長過尾部。非繁殖季時飾羽及簑羽皆脫落,眼先轉為黃色。暗色型全身大致藍灰色,有不同程度的白色羽毛,特別是頦下的部分。幼鳥的下喙基黃色,無枕後飄羽、背部及胸前飾羽。虹膜黃色、眼先裸露部黃綠色。喙黑色,但冬季時下喙變成黃色,脛與跗蹠黑色,趾為黃色,有些個體在繁殖季腳趾會轉為紅色。
棲地與習性
生活在平地至海拔1,700公尺的水田、旱田、湖泊、沼澤、溪澗、海邊,生活棲地相當多樣化。日行性,為主動的獵食者,主要是在淺水中漫步,一發現獵物就加快腳步,輕盈的奔跑緊追獵物。有時亦會站立水中不動伺機偷襲。另有許多捕食技巧,特別是以腳攪動水底,將底棲生物驚起再加以捕食;或是在烈日下,將翅膀張開形成陰影,以避免水面的反光,影響到對水下活動的觀察。冬季常會在溪流的激流區進行飛飛跳跳的覓食。通常單獨行動,特別是在山區溪澗及岩石海岸地區。但是當食物很多時,則會聚集在一起,例如魚池收成放水後的淺水區,或是退潮後的潟池地帶,常會聚集到上百隻。飛行時頸部後縮成S型,振翅緩慢,飛行路線為一直線。 生活在溪流地區的小白鷺在冬季會建立覓食領域,並且積極的防衛覓食領域,驅趕侵入的同類或綠簑鷺。領主對侵入者會直接飛降驅趕,降落在入侵者附近與其對峙後驅逐之,以及在空中追逐等(朱悅麗1987)。小白鷺的腳頗長,因此常在溪流的激流區以定點站立的方式覓食,此區域的魚類多逆流而上,因此定點等待最節省能量(張晏銓1997)。 繁殖時會形成群落,常與牛背鷺、夜鷺等集體築巢。其排放的糞便會沾污植物表面,以及在土壤中累積,若長期乾旱會使土壤中含磷量偏高,土質偏酸而使植物枯萎,迫使鳥群擇地遷移。而鷺鳥喜好偏好營巢的木麻黃、榕樹、海茄苳及水筆仔等樹種,因為葉表光滑,氣孔在下表皮等保護機制,較不易受鳥糞沾污的毒害(許曉華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