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生草本,株高40-60公分; 莖:莖直立,全株具乳汁; 葉:單葉,互生,卵狀橢圓形,長4-8公分,寬2-4公分,先端銳尖,基部圓 鈍,細鋸齒緣,柄長1-4公分; 花:大戟花序排列成聚繖狀,頂生,邊緣具杯狀黃褐色腺體;雌雄同株異花, 雌蕊柱頭黃綠色,2-3分叉,子房三角狀圓球形;雄蕊多數,花藥黃色; 果實:蒴果成熟後褐色,3瓣裂,三角形,平滑或被有微毛; 種子:種子褐色,角圓形,表面具瘤突。
栽培方式
白苞猩猩草生長極為快速,種子發芽3週後即可全面包覆住一株大豆,而發芽後30天即可進入開花狀態,並以花朵上蜜腺吸引授粉昆蟲。果實成熟後開裂,可將種子彈出至1公尺以外或更遠離母本的距離。 熱帶地區生產的種子不具休眠性可直接播種,但溫帶地區種子需度過冬季低溫後才能發芽。授粉後,約20-25天可產生成熟種子。.
本種產於全島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另外基隆嶼、龜山島、小琉球、蘭嶼、綠島、馬祖和金門也有分佈。成蟲喜歡於常綠闊葉林、海岸林、荒地和河川沿岸等處活動,飛行緩慢,成蟲除了訪花吸蜜外,也喜歡吸食動物的排遺、腐果和樹液等。臺灣產同屬十四種中,本種背面呈鮮艷的黃褐色,白色帶紋及斑紋的外緣,均有黑色線紋圍繞,在辨識上非常容易區別。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成蟲全年可見。廣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大麻科、豆科、榆科和錦葵科等,雌蝶將卵單產於寄主葉片末端,卵呈綠色球形,具六角形凹陷並布滿細刺,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小幼蟲會將葉片切碎作成蟲巢,終齡幼蟲身上有四對長棘刺,於葉片下化蛹,蛹為懸蛹,外觀是淺黃褐色狀具金色光澤,似捲曲的枯葉。
屬於小型的鴴類,後頸有白色頸輪,與胸前深色的頸輪不連接。雌雄鳥體色略異。雄鳥繁殖羽額白色,與白色眉斑相連。額後黑色,耳羽黑色,頭上、枕部及後頸淡栗紅色,體背淡黃褐色。過眼線成為一黑色寬帶,喉部白色,有一中斷的黑色頸輪,腹面純白色。初級覆羽及飛羽黑色,白色的翼帶是由初級覆羽及大覆羽的白色羽尖,內側初級飛羽的羽基,大部分次級飛羽的羽基及白色的內側次級飛羽所形成。腰側、尾上及尾部白色,中央尾羽基部褐色,尖端顏色較深。 雄鳥非繁殖羽頭頂栗紅色轉為棕灰色,上胸中斷的頸輪轉為灰色。雌鳥額後無黑色帶,過眼線及頸輪為淡黃褐色,上半身大致為棕灰色。 第一年亞成鳥與雌鳥類似,但前額及眉斑為淡皮黃色,頸輪為皮黃褐色且較擴散,背面羽毛外緣淡皮黃色,近看若鱗斑狀。眼黑色,喙黑色,跗蹠及趾黑色。
棲地與習性
生活於海濱泥灘地及水生生物豐富的河口地區的潮間帶,比較偏好鹹水的環境。在台灣大部分為遷移性的冬候鳥,度冬的停留時間主要在10月到翌年4月,是在台灣度冬數量最多的水鳥之一,僅有少部分為停留台灣繁殖的留鳥。 飛行能力強,不斷的鼓翼,飛行路線呈一直線。也可以在灘地上快速的奔走,覓食動作為典型的鴴類「小跑一段、停下、啄食」的方式,覓食的時間則無論晝夜,主要是配合潮汐的時間,漲潮時通常一大群飛到乾燥的地方棲息,潮水一退就整群飛到泥灘開始覓食。 在冬季喜歡大群活動,有時數量可多到成千上萬,時常與黑腹濱鷸混群。在繁殖期間,每當有人或掠食動物靠近牠們的巢,會表現出在地面掙扎的擬傷行為,以便將可能的威脅誘離牠們的巢。 幼鳥為早熟型,出生後數小時即可行走而且很會跑,甚至比親鳥跑得還快,可自行覓食,但是仍需要親鳥的保護,遇到危險時則伏下靠保護色欺敵,直到親鳥呼喚時才出來。如果日照太炎熱,雛鳥會躲藏在親鳥身體下方。
體呈紡錘狀但略顯側扁,吻端圓鈍不具明顯之上下頷;眼睛比例小,個體多以特殊脈衝之電流進行定位、定向與溝通;體色多為銀白、蒼灰至灰綠。背鰭與臀鰭皆不具硬棘,軟條數分別為14-19及25-31
分布區域
甘比亞、剛果、塞內加爾國境內之淡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