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條容易木質化,植株低矮,高度通常不超過15㎝。全株佈滿短絨毛。對生橢圓形葉片多,葉片多肉化,質厚飽滿,葉緣有鋸齒狀缺刻,形狀如短爪,葉長3~5公分、葉寬1.5~3公分,厚度可達1公分。聚繖花序自枝端伸出,花序柄長5~7公分,喇叭形花冠5裂,花色黃至橘色,花徑約1.5公分。
栽培方式
適合全日照冷涼環境,夏季高溫期休眠,涼爽季節是生長期。忌高溫多溼,夏季可將植株移至不淋雨且通風涼爽的位置以助越夏。介質乾燥才澆水,夏季可不澆水。肥料秋至春季每季施用一次。
本種產於全島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另外基隆嶼、龜山島、小琉球、澎湖群島、金門和馬祖也有分佈。原本是生長於常綠闊葉林中,因會取食人為栽植的各種棕櫚科植物,也可以適應都會區環境,現在已經很容易在郊區或都市中的綠地出現,不過牠們還是喜歡較陰暗的環境。除偶而訪花吸蜜吸水外,也喜歡吸食動物的排遺、腐果和樹液等。藍紋鋸眼蝶的前後翅腹面外緣呈鋸齒狀,在臺灣沒有類似的種類,在辨識上非常容易。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成蟲全年可見。寡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棕櫚科的山棕、臺灣海棗、羅比親王海棗、蒲葵、黃椰子、大王椰子、棍棒椰子、酒瓶椰子、檳榔、觀音棕竹和棕竹等,雌蝶將卵單產於寄主葉上,卵呈黃色球形,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終齡幼蟲翠綠色於葉片下方化蛹,蛹為懸蛹,外觀也是翠綠色為主。
體長約11cm,雌雄鳥的羽色相同。上喙黑色,下喙鉛灰色,虹膜黑褐色,頭、頸、背、上胸大致為暗褐色,帶有明顯的白色羽軸,喙基有一黑色輪紋,飛羽黑褐色,腰白色,下胸及腹部污白色,尾上覆羽及尾下覆羽暗褐色、帶白色羽軸,尾羽黑色,腳鉛色。
棲地與習性
棲息於台灣海拔2,000m以下的地區,出現於開墾地、草叢或樹林,春夏季節經常成對活動,秋冬時成5至8隻小群活動,但在食物集中地則會有數十至百隻的覓食群,群聚性相當明顯。多在地面或草叢活動,停棲時常選擇樹林。
多鰭魚中屬大型之種類,體呈圓柱狀或棒狀,尾部則為茅尾;體側具斜向深色寬帶。胸鰭基部具有類似肢狀構造,具鼻管,幼魚具外鰓;背鰭硬棘數11-14,臀鰭軟條數14-18,脊椎骨數53-57
分布區域
非洲境內之尼羅河,查德盆地,尼日河,沃爾特河,班達馬河,科莫埃河及韋梅河等相關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