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香藤屬蔓性植物,栽培時需設立棚架,使其攀緣圍籬、籬笆生長。蔓莖枝條的長度,可達數公尺以上,莖的表皮光滑,幼莖呈綠色,老莖呈褐色。花為藍紫色帶點粉紅,花朵老化後期為淡紫色,最後變成白色掉落。盛花時密集的花朵成串,有如花海一般,恣意散開,頗為壯觀。蒜香藤特殊的地方就是花及葉都帶有蒜香味,還好是搓揉後才有蒜味,並不會因蒜頭香味造成民眾困擾。
栽培方式
蒜香藤對土質不拘,盆植或露地栽培皆宜,一定要光照充足,否則開花稀疏或不開花。植株具蔓性,若任其自由伸展,枝條易顯雜亂,建議每年春季花開後可進行整枝。性喜高溫,生育適溫約20~30℃,春夏季為生長旺盛期,冬季低溫會停止生長,因此冬季澆水需減少。花肥可於春夏季進行。
本種產於全島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另外綠島和馬祖也有記錄。成蟲喜歡於常綠闊葉林的林內和林緣等處活動, 飛行活潑快速,喜歡吸食動物的排遺、樹液和腐果等。本種後翅腹面眼紋分裂,近似種中只有長紋黛眼蝶相同,但 該種腹面靠近翅基,有一連貫前、後翅的白色條紋,不是波紋黛眼蝶的數條波紋,在辨識上容易區分。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低溫期以幼蟲越冬。寡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禾本科五節芒、開卡蘆和李氏禾等,雌 蝶將卵單產於寄主葉背,卵呈黃白色球形,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幼蟲外觀顏色變異頗大,由綠色、半綠半褐到紅 褐色等非常多樣,終齡幼蟲於葉片下方化蛹,蛹為懸蛹,外觀有綠和褐色兩型。
雌雄鳥同型,繁殖羽與非繁殖季羽色略異。繁殖羽頭上淡灰褐色,眉斑白色,過眼線黑色,頰、喉白色帶小黑斑,頸側白色帶黑斑。背、肩羽淡灰褐色,帶黑褐色軸斑及橫紋,腰白色,尾上覆羽白色有黑色橫紋。翼上覆羽灰褐色,初級、次級飛羽黑褐色,內緣基部白色,尾羽白色帶黑色橫紋。腹面的胸白色,側有黑色斑點,腹、尾下覆羽白色。非繁殖季體背灰褐色,羽帶有黑色軸斑和白色羽緣,腹面的頸、胸、腹為一致的白色。眼褐色,喙細長黑色,跗蹠及趾淡欖綠色。
棲地與習性
出現於海岸濕地,過境的數量較多。常夾雜於其它水鳥間,單獨或成群活動於 河口潮間帶、沼澤、水田及鹽田,常在淺水中穩健而活潑的走動,自水面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