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冠漏斗形,先端5裂,冠瓣與冠喉部呈藍紫色,中心鮮黃色,就像是一支挺立的鶴,故名立鶴花,在台灣四季都開花,具有懸垂蔓性,可做為圍籬使用,花朵陸續綻放,南部可以多年生長。
栽培方式
高1~2公尺,有很多枝條,枝條很細緻、低垂著,若要維持灌木型態,需經常修剪以免枝條蔓生龐雜。全日照開花多,半日照也能生長開花,只是枝條會稀疏一點,花也較少。水分在夏季要充分供應,其他季節只要觀察葉片略下垂再澆水。一年春秋施兩次長效肥。
本種產於全島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離、外島的龜山島、澎湖、蘭嶼、綠島和馬祖都可發現。成蟲喜歡於荒地、 都市林、公園和開闊草地等陽光充足的環境活動,飛行緩慢優雅,成蟲除了訪花吸蜜外,也喜歡吸植物的汁液。在 臺灣與本種近似的是虎斑蝶,但其翅脈明顯黑化,兩者區分容易,在辨識上並不難。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成蟲全年可見。寡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夾竹桃科的馬利筋、釘頭果、皮消、毛白前 和大花魔星花等,雌蝶將卵單產於寄主植物各處,卵呈淡黃色砲彈形,具16~18條縱稜,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幼蟲 身上有三對肉質長突起,終齡幼蟲於寄主或附近植物上化蛹,蛹為懸蛹,蛹體粗短,外觀有綠、褐色兩型。
害蟲學名:Phenacoccus solenopsis
害蟲目別:半翅目
害蟲科別:粉介殼蟲科
危害作物資訊
作物名稱:馬齒莧
作物學名:Portulaca oleracea
作物科別:馬齒莧科
雌雄鳥同型。額紅褐色,背面黑色而有藍色光澤。翼和尾羽黑色,尾羽除中央一對外,各羽內側近末端處均有白斑,飛行時尾羽平展,內側的白斑連成V字型,最外一對尾羽特別長,形成甚深的尾叉。腹面的腮、喉紅褐色,上胸有一黑色橫帶,胸以下白色或淡黃褐色。飛行時,翼下覆羽為白色或淡黃褐色。喙黑色,跗蹠及趾黑色。
棲地與習性
棲息環境以中、低海拔的開闊地為主,很少進入森林地區,平地較為普遍,多見於農地、沼澤、魚塭地區,常大群於低空穿梭盤桓,捕食昆蟲。非繁殖期常有數以萬計的大群於黃昏集結飛翔,入夜後集體棲息於甘蔗、狼尾草等高莖作物的葉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