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嫩莖纏繞支持物攀爬,長度可達10公尺。對生羽狀複葉,橢圓形革質小葉5枚,小葉長約3-5公分。花序自枝端伸出,花萼圓形,喇叭形花,花冠5裂,花白色或粉紅色,喉部紅色。花朵有芳香,種名jasminoides即是因花朵香味與葉形類似素馨而得名。
栽培方式
適合全日照或半日照栽培,全日照葉片較緻密,半日照藤蔓較細長且葉片排列較疏散。使合種植於鐵窗或欄杆、圍籬旁藉以支撐藤蔓。介質乾就澆水,每季施用一次長效性綜合肥料。春夏季開花期可每1-2周施用一次液體速效性開花肥料。成長數年後藤蔓過於散亂可以進行強剪,迫使植株長出新枝更新。
本種產於全島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另外基隆嶼、龜山島、小琉球、澎湖群島、蘭嶼、綠島、金門和馬祖也有分佈。成蟲喜歡於常綠闊葉林、常綠闊葉灌叢、海岸林和都市綠地等處活動,飛行快速,會訪花吸蜜,雄蝶喜於濕地吸水。因取食人為栽植及野生的各種芸香科植物,是郊區最容易看到的蝴蝶之一。在臺灣類似的種類為臺灣鳳蝶,但臺灣鳳蝶後翅腹面紅色斑紋較發達,且具一極短的尾突,本種沒有,在辨識上並不難。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成蟲全年可見,部份冬季較寒冷地區則以蛹態休眠越冬。寡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芸香科的柑橘、甜橙、柚、賊仔樹、雙面刺、阿里山茵芋和山黃皮等,雌蝶將卵單產於寄主幼葉或新芽上,卵為黃色球形,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臭角為桃紅色。蛹為縊蛹,有綠、褐色兩型,常於寄主枝幹或附近人造物上化蛹。
害蟲學名:Paracoccus marginatus
害蟲目別:半翅目
害蟲科別:粉介殼蟲科
危害作物資訊
作物名稱:朱槿
作物學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作物科別:錦葵科
雌雄鳥外形相似,頭棕色,頭頂自前額至頸後有黑色線條,眉線黃色,臉部黑色延伸到頭後與頭頂黑線相接,喙黑色;背部深橄欖綠色,翅膀上小覆羽、腰及尾上覆羽亮銀藍色,雙翅其餘的覆羽與背部顏色相同,初級飛羽黑色,中段有白斑形成翼帶,下顎與喉部白色,胸部與體側淺棕黃色,下腹部的中線及尾下覆羽鮮紅色,尾羽黑色有淺藍色羽尖;跗蹠及趾淺棕色。
棲地與習性
在中低海拔的闊葉林中繁殖,在日本的繁殖地點多接近海邊,在南韓的繁殖地點是1,200公尺以下的濃密潮濕森林或接近海岸的森林,在森林底層的落葉中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