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絨當盛花時的每一朵花都開放,白花繁茂密滿的模樣就像是天鵝絨毛般純白光潔。原產地於冬季休眠,但北半球溫、亞熱帶地區栽培則為夏季休眠。根肉質,圓形層狀鱗莖,每球可長5~7片葉片,實心的花莖長度可抽到20~50㎝,花朵數可達30朵。花序在花苞時期略似麥穗,白色花瓣6片,基部綠褐色,花藥黃色,花朵乾淨且有神,多作為高級切花材料。
栽培方式
一般可以買到球根可於秋季種植,約於冬、春季開花,球根種植深度以球根頸部微露出介質表面為宜,可以促進提早開花,若深植易生長不良。花市會多以開花盆栽上市,買回需放置於陽光充足處,介質略乾後澆水,生長期每季施用一次花肥可順利開花。開花後剪除花莖,使葉片持續生長發育球根,夏季高溫葉片開始枯黃,可掘起球根儲藏,約於秋季再種下。
本種為特有亞種,產於全島低至中海拔山區,另蘭嶼也曾有記錄。成蟲喜歡於常綠闊葉林的林緣活動,飛行活潑敏捷,喜歡吸食動物的排遺及死屍、腐果和樹液等,雄蟲常單獨出現在山頂或成群出現在溪邊吸水。本種一般來說數量不多,且飛行快速,不易觀察。在臺灣有一近似的種類為雙尾蛺蝶,在其前翅腹面有多兩枚小黑斑,本種沒有這黑斑,在辨識可由此處區分。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低溫期以蛹的形態越冬。廣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大麻科的山黃麻、石朴和豆科的合歡和臺灣馬鞍樹等,雌蝶將卵單產於寄主葉上,卵呈黃色近球形,頂部扁平,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頭為矩形上半部有四支長條突起,終齡幼蟲綠色於枝條上化蛹,蛹為懸蛹,外觀也是綠色為主,像植物的果實。
雌雄鳥同型,自頭頂至尾上覆羽為一致的橄欖褐色,尾羽暗褐色,羽緣為稍亮的赤褐色。眼先及眼後暗褐色,形成不明顯的過眼線,眉斑為模糊的黃褐色。雙翼暗褐色,羽緣為稍亮赤褐色,腹面淡黃褐色,喉及腹部中央為稍淡灰黃色。喙暗褐色,下喙淡色。跗蹠及趾淡褐色。
棲地與習性
棲息於向陽的森林邊緣以及乾燥地區的草叢中,其棲地偏好開闊的山坡,又有濃密的高草或灌叢可供躲藏的環境,甚少進入闊葉森林內。經常躲在密叢中,不輕易露面,但喜好鳴唱,繁殖期間在適當的環境隨時可聽見婉轉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