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草在臺灣夏季多在高冷地栽培才能成功,多做為切花使用,而盆栽型態的初雪草則是要等聖誕節,大約年底較為冷涼期間才會出貨,於平地上應用可搭配聖誕紅做成組合盆栽,非常有下雪的風味,有如北歐的過節氣氛。因初雪草的葉片滾有白邊,又稱為"蕾絲花葉"或"銀邊翠",英文名稱則為"Snow-On-The Mountain",故又有"高山積雪"的雅稱,都是對這個似雪花飄飄、浪漫多姿的初雪草之讚美。
栽培方式
初雪草的莖直立多分枝,植株具柔毛,葉面綠色,邊緣或大部分為銀白色,頂端開小花,花期為8~12月,葉以卵形為主,也有長圓形、矩圓狀披針形,花極小為乳白色,邊緣有花萼,讓花型更像蕾絲邊般浪漫。土壤以砂質壤土為佳,不可積水,花序頂端,花萼片會聚集成小杯狀,最好也不要淋到雨,否則容易腐爛。
本種為特有種,分佈主要產於全島中海拔山區,低海拔地區偶爾可發現。棲息於常綠闊葉林,成蟲喜歡於陽光充足的 林冠和林緣活動,停棲時前翅成V字型後翅平攤或下壓。會訪花吸蜜吸水。雄蝶具有明顯的領域行為。在臺灣類似的 種類為墨子黃斑弄蝶,本種體型稍大,喜於明亮區域活動;而墨子黃斑弄蝶則棲息於較陰暗的環境。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冬季期以何種形態越冬尚不清楚。寡食性蝶種,目前寄主植物尚未有正式記錄,幼蟲應取食禾本 科的芒等植物,雌蝶產卵習性不明,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幼蟲於寄主葉片製作筒狀蟲巢。終齡幼蟲直接於巢內化蛹 ,蛹為縊蛹,會分泌粉狀蠟質代謝物,佈滿於蟲巢內壁,防止水份入侵。
害蟲學名:Ceroplastes floridensis
害蟲目別:半翅目
害蟲科別:軟介殼蟲科
危害作物資訊
作物名稱:嘉寶果
作物學名:Myrciaria cauliflora
作物科別:桃金孃科
頭部黑藍色,臉頰白色,後頸有白斑,上背和肩橄欖綠色,腰鉛灰色,尾上覆羽暗灰藍色,尾羽黑色、羽緣藍色,兩根中央尾羽藍色,外側兩對尾羽的外側白色。翼黑褐色,飛羽外側羽毛的羽緣灰藍色,大覆羽和中覆羽具兩條白色翼帶。身體腹面黃色,下頦、喉部至腹部中央有一條黑色縱帶,尾下覆羽靠身體的一半黑色,外部白色。喙黑色,跗蹠及趾鉛灰色。雌雄鳥外形相似,但雌鳥腹部的中央黑帶比較窄也比較短。亞成鳥似雌鳥,但顏色較黯淡。
棲地與習性
分布於中、高海拔的闊葉樹林中。可見單獨或成對在枝葉間覓食,也可見成小群活動,會利用森林、庭園或耕作區,並常與紅頭長尾山雀、冠羽鳳鶥、煤山雀和台灣戴菊等形成混合鳥群一起活動。冬季有降遷現象,有時甚至會到低海拔平原度冬,春季才漸漸移棲至高山繁殖。
體略呈縱扁,具寬闊之背鰭、胸鰭與延長尾鰭,依不同採捕區域、個體差異與顏色表現分型;喜好棲息於具泥質環境,忌強光,繁殖時會挖掘深度超過1公尺之洞穴,以利交配、產卵及護幼
分布區域
南美洲Paraíba do Sul河流域,主要以巴西境內里約熱內盧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