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盆花皇后」之稱的仙克來,葉片如裙擺,葉色具有美麗紋路,開花時花瓣反轉如兔耳,所以亦有「兔子花」之稱。仙克來花姿優雅高貴,在台灣產期主要在涼爽的冬至春季,正逢年節居家綠美化時期,其中文名來自英文的"CYCLAMEN"直譯,有「仙克翩翩飛來」的諧音,所以也是很受民眾歡迎的「吉祥花卉」之一。
栽培方式
仙克來性喜冷涼,不耐高溫,27℃以上會有「熱休眠」的現象,一般產地位於海拔500公尺左右可越夏,俟秋冬溫度轉涼可移到平地栽培。仙克來需要4小時以上日照,開花才能不斷,花期應施用液態花肥,能讓花期延長、花色鮮豔。
本種產於全島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另外基隆嶼、龜山島、綠島、澎湖群島、金門和馬祖也有分佈。成蟲出現於都市庭園、校園、公園、路旁,亦常見於闊葉林林緣等場所,停棲時前翅成V字型後翅平攤或下壓。會訪花吸蜜吸水。本種後翅腹面黑色斑點的數量,會隨季節而增減,高溫期較多;而低溫期有些個體會僅有一枚黑斑,在臺灣沒有類似的種類,在辨識上非常容易。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成蟲全年可見。寡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棕櫚科的山棕、黃藤、台灣海棗、蒲葵、黃椰子和觀音棕竹等,因很多棕櫚科為園藝植物,所以雌蝶常會進入住宅的植株上產卵,將卵單產於寄主葉片上,卵紅色半球狀,上有十數條縱稜,外形宛若糕點,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幼蟲於寄主表面將葉片反摺成蟲巢。終齡幼蟲直接於巢內化蛹,蛹為縊蛹,會分泌粉狀蠟質代謝物,佈滿於蛹面和巢內,防止水份入侵。
雌雄鳥同型,繁殖羽與非繁殖季羽色略異。繁殖羽頭上鏽紅色有黑色縱斑,眉斑白色,喉、頰、頸側灰白色,有黑褐色縱斑。肩羽、背、腰及尾上覆羽黑色帶紅褐色邊緣。翼上覆羽暗褐色,緣白色。初級飛羽暗褐色,次級飛羽暗褐色、基部白色,三級飛羽黑色、羽緣紅褐色。尾羽灰褐色,中央一對末端黑色,羽緣紅褐色,其它尾羽羽緣白色。胸、腋褐色帶有少許黑褐色橫斑。腹部及尾下覆羽白色。非繁殖季全身羽色轉灰褐,僅頭頂帶繡紅色,胸部淡灰色帶黑色細縱紋。眼褐色,喙黑褐色,跗蹠及趾欖黃褐色。
棲地與習性
出現在海岸潮間帶、沼澤、鹽田及水田。活動時肩羽常會聳起,被風吹過時特別明顯。過境時常成數百隻的大群活動,在水邊植叢旁覓食,在泥水間快速的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