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嬌花株高約30-50公分,花期夏季為主,開淡紫色小花,每個花序有十幾朵小花,花梗從葉叢中抽出,可愛又柔美,故稱之為「紫嬌花」,常做為庭園、校園或行道樹下花圃,抗耐性強,生長力旺,但因有類似韭菜的特殊氣味,有些民眾避之猶恐不及,社區種植需考量居民好惡性。
栽培方式
紫嬌花具有地下鱗莖,會自然分蘗長出許多側枝,形成叢生狀,所以若是盆栽栽培要採較大盆,露地栽培則要預留生長空間。生育溫度以25-30℃較佳,冬季寒流會使葉片黃化。喜歡光線充足的栽培地點,光弱時,花開少,植株軟弱,施用氮肥比例勿過高,容易有葉多花少的問題。夏季開花需水量多,冬季生長緩慢,需水量少。
本種為特有亞種,產於全島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龜山島和澎湖也有分佈,在金門和馬祖則為形態有差異的另一亞種。成蟲喜歡於常綠闊葉林、熱帶季風林、熱帶雨林、海岸林和都市綠地等處活動,飛行快速,會訪花吸蜜,雄蝶喜於溪邊灘地群聚吸水,全臺各地乾淨溪流均可觀察到,其中又以北部的烏來和三峽等山區,最負盛名。本種前後翅有一連串的淺藍色帶紋,特徵明顯識別容易。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成蝶全年可見,部份冬季較寒冷地區則以蛹態休眠越冬。寡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樟科的樟樹、香桂、紅楠、牛樟和陰香等,雌蝶將卵單產於寄主嫩葉新芽上,卵為淡黃色球形,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幼蟲頭部有尖狀突起,臭角為淡黃色。蛹為縊蛹,有綠、褐色兩型,常於寄主葉片或附近人造物上化蛹。
害蟲學名:Pseudococcus jackbeardsleyi
害蟲目別:半翅目
害蟲科別:粉介殼蟲科
危害作物資訊
作物名稱:番木瓜
作物學名:Carica papaya
作物科別:番木瓜科
體長約15cm。雌雄鳥羽色略異。雄鳥喙鉛灰色,虹膜黑褐色,全身大致為灰褐色,眼先黑褐色,眼下方有一白色弧形眼環,腰白色,初級飛羽黑色,羽緣紫黑色,最內側次級飛羽外瓣鮮紅色,覆羽灰褐色,但大覆羽較淡,羽緣白色,尾上覆羽黑褐色腹部,中央及尾下覆羽白色,尾黑色且羽端無白斑,腳灰緋紅色。雌鳥體色大致類似雄鳥,主要不同是最內側次級飛羽的外瓣為鮮黃色,並非紅色,且尾羽羽端無白斑。
棲地與習性
棲息於台灣海拔1,000至2,800m之間的山區,以海拔1,500至2,500m之間的闊葉林較為常見,經常成群活動。多在樹林上層活動,不常於地面活動,停棲時多在針葉樹頂端。飛行時成快速的波浪狀直線前進。
體型修長流線並略呈側扁;幼魚階段具橫向紋路,但隨成長逐漸轉淡,體長超過15公分者,則具銀灰或銀白體色。口裂明顯,具明顯掠食性與食魚性,尾鰭下緣顏色較深。
分布區域
印度與緬甸境內之依洛瓦底江及其相關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