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蓮區農業專訊--有機食用百合採收後 儲藏方式改進--04
作者:張芝蓉
公佈日期:111 年 10 月 13 日
結 語
食用百合儲藏病害多由田間栽培生長時期感染,於儲藏期間若儲藏條件不佳,則易造成病害發生,輕者造成鱗莖表皮褐化斑點,降低商品價值,嚴重者導致鱗莖腐爛而無法販售,損失甚鉅。有機栽培時,須注意田間病原菌感染侵入組織,避免儲藏期間持續造成感染而無法控制,而儲藏期間給予最適當的儲藏環境及條件,其能降低病蟲害及組織褐化之發生,以減少農民之損失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園藝類-其他 > 園藝類-其他-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園藝類-其他 > 園藝類-其他-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農業資訊
延伸閱讀
- 蜂王漿蛋白含量影響因子114/10/21
- 蜂蜜色澤與蜜源植物色素之關係114/10/21
- (第143期)技術服務季刊114/10/17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紫湯圓開運指南:好運「紫紫」來!114/10/16
- 抗青枯病番茄品系篩選初探.pdf114/10/07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10期-東方果實蠅誘殺防治技巧簡介114/10/0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綠竹筍生產省工栽培一貫化機械推動計畫觀摩會114/09/26
- 花改場--蘭陽平原永續行動啟動 農業部攜企業共守友善農田114/09/17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桃園新屋陳俊佑青農攜手酒廠,去化甘藷蟻象蟲害格外品|特色地瓜酒誕生114/09/1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季食開始-洋菇114/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