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因應氣候變遷之提升稻米品質策略
作者:吳以健;李誠紘;鄧執庸;張素貞;盧虎生
公佈日期:112 年 08 月 14 日
摘要
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是目前人類所面臨的最重要議題,本世紀中的氣溫將上升2.4℃,世紀末更將面臨4.4℃的暖化,暖化的趨勢帶來產量與品質的顯著衝擊。稻米產業在面對未來嚴峻的氣候,亟需研擬因應之策,以穩定臺灣最重要糧食作物稻米的產銷與市場,本文將介紹稻米生產之各種因應策略,包括預警、栽培期調整、田間粒數管理、粒肥管理、灌溉管理及育種研究。預警策略則包括氣候預警與作物模式預估,結果顯示未來夜溫上升與缺水逆境更常發生,而導致稻米稔實率下降、白堊質粒率的增加與外觀品質的劣化。栽培期調整方面,可藉由一期作提早插秧或應用夏季單期作的系統來延後插秧,使穀粒充實期避開高溫風險,然而仍須考慮颱風與鳥害的風險。在田間粒數方面,以適當施肥與曬田管理來控制單位面積粒數,可提高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降低白堊質粒的發生。粒肥管理方面,則可在抽穗後增施適量氮肥,改善穀粒充實的生理活動,以減少白堊質粒率。灌溉管理方面,應用間歇灌溉、流水灌溉或深水灌溉,可促進根系發展以改善米質。而耐熱品種育成方面,目前許多米質相關基因已被定位且建立分子標誌,可作為育種的重要參考,但有部分基因是多基因調控或具基因多效性,在育種過程仍應謹慎注意。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的趨勢與影響是動態的,稻米生產的策略擬定與執行也應該不斷進行討論與修正,這也是水稻研究人員未來主要的職責所在。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土壤肥料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二期稻作飛蝨類害蟲遷入預警,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適時防治114/10/27
- 水稻病害多光譜拍攝標準作業流程說明114/10/27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