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資料品質的評估機制與應用
資料品質(Data Quality)是指資料能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符合程度,包含資料適合使用或有潛力做後續使用的程度(English,1999; USGS, 2004)。資料品質管理準則(Data Quality Principle)已成為諸多領域的核心工作,包含商業、醫學、地理資訊系統(GIS)與遙測等(Gad and Taulbee,1996; Zhang and Goodchild, 2002; Lunettaand Lyon, 2004; SEC, 2017)。來自政府部門、博物館、植物園等的長期資料,能反應長時間一定範圍內的物種多樣性、豐富度、棲地與環境的變化,然而,此概念目前仍未被政府部門、博物館與公民科學界廣為接受(Chapman and Busby, 1994)。
完善的品質管理機制能梳理上述機構龐雜的資料品質(Chapman, 2005)。在進行流程前,可依照資料的取得方式、資料的性質、資料的呈現方式等方法進行初步分類(林惠玲、陳正倉,2009),例如將資料區分為具有族群、物種、分布位置等資訊的生物特性資料,以及具有環境因子等資訊的非生物特性資料。待資料經過初步分類後,統計學上常藉由以下項目評估資料品質,包含準確性(Accuracy)、精確性(Precision)、不確定性(Uncertainty)等(Chapman, 2005; Hill et al., 2010; Askhamet al., 2013)。
現存的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Taiwan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TaiBIF)能負責整合臺灣生物多樣性的相關資訊(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2001);另外政府部門也有將公開的年報資料上傳至官方網站。臺灣目前雖已具備龐大的生物多樣性資料,但由於資料龐雜,尚有資料品質參差不齊、缺乏資料品質評估機制等問題,仍然缺乏反映全國生物多樣性現況的資料。因此本研究旨在整合國家層級的臺灣生物多樣性資料,同時建立資料篩選機制與品質評估流程,以瞭解臺灣生物多樣性資料的品質與適用範圍。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林業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相關檔案下載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國際花卉產業動態114/10/23
- 蜂蜜色澤與蜜源植物色素之關係114/10/21
- 家蠶育種之國際趨勢114/10/21
- 面臨氣候變遷挑戰養蠶業之因應策略114/10/21
- 文旦修剪枝條現地循環利用與草生土壤增匯 助攻果園淨零管理114/10/16
- 花改場--自然解方、與鵬為伴—有機農田的生態營造與觀察114/10/13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10期-東方果實蠅誘殺防治技巧簡介114/10/02
- 創新農業技術推動有機栽培,落實ESG跨域合作114/10/01
- 培育食農新力量 臺中農改場辦理食農教育宣導人員基礎培訓課程初階班114/0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