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技報導--綬草有機栽培綜合管理技術--01
前言
台灣原生蘭科植物有300 餘種,而綬草植株迷你、花朵玲瓏雅緻,又為民間草藥,花期恰逢清明時節,總受到人們的注意。綬草外形酷似小草,又與雜草混生,因此在未開花時不易辨識,但當花序抽長、花朵開放時,高辨識度易遭採集,也造成野外的綬草來不及繁衍就被大量採集,致原生族群已不常見。為因應民眾需求,減少野外綬草被無情採集的壓力,本場研發綬草組培技術,建立種苗量產繁殖體系,打破綬草花謝後因進入休眠而無法繁殖的限制,全年量產種苗,本技術已技轉4 家業者使用。此外,為友善環境且更符合消費者期待,在栽培上則建立其有機栽培技術,利用亞磷酸、枯草桿菌、苦楝油等非農藥資材控制主要病蟲害,並開發適當的肥料管理技術,下文將簡單而深入的介紹。
植物性狀及園藝利用
綬草(Spiranthes sinensis (Pers.) Ames.)為蘭科綬草屬植物,在台灣分布廣闊,如全島的平地、低海拔向陽草地、平野、草叢中都有它的蹤跡。因花序如古時的綬帶而得名「綬草」,除植株迷你外,其小巧花朵旋轉向上開放,盛花期落於清明前後,其根似人參等特色,故另名為青龍抱柱、清明草、盤龍參等。在植物性狀上,根簇生肉質且肥厚,根莖短;葉數枚,叢生於基部,呈線形至線狀披針形,約5至15公分;穗狀花序,花莖自基部葉間抽出、直立,約10 至40 公分,花軸密生幾十朵小花,花徑約0.6 至0.8 公分,螺旋排列,由下而上陸續綻放,花色為白至粉紅色,花期2 至5 月。謝花後,植株葉片逐漸枯黃凋萎,地上部進入休眠渡過炎熱夏天,約9 月間氣溫稍涼時,植株再次萌芽生長。在園藝利用上可為袖珍盆景,觀賞雅緻花朵的清新淡雅之美,觀花期可達1 個月。
有機栽培綜合管理技術
- 病蟲害管理
有種過綬草的人,在冬季大都會觀察到植株葉片容易發生褐斑、部分腐爛情形,嚴重者全葉枯萎甚至整株死亡,尤其在宜蘭地區低溫高濕的典型冬季氣候下,甚為嚴重;另外在生長開花期也常因害蟲危害,使葉片受損、花莖捲曲,甚至花朵無法開展就枯萎。經診斷上述病徵為灰黴病、葉斑病,是綬草的主要病害,好發於低溫、高濕環境;而害蟲則以開花期的薊馬危害最為嚴重,另生育期間亦有蚜蟲、介殼蟲危害發生。調查顯示宜蘭冬季至早春間潮濕多雨的氣候環境,其灰黴病、葉斑病之罹病率高達70% 以上,而花莖抽出至開花期間的薊馬危害率更高達90%以上,對綬草的生育及繁衍造成極大的影響。
為妥適處理綬草冬季的病害及花期的蟲害,本場擇選常見的非農藥防治資材包括亞磷酸、水楊酸、苦楝油、窄域油、農皂等,及有益微生物包括木黴菌、枯草桿菌等進行病蟲害初篩試驗,依病害罹病率、蟲害危害度、植株生育性狀等調查評估,最後選出具誘導植株抗病性的亞磷酸搭配促進植株生長的枯草桿菌,可有效預防灰黴病及葉斑病,同時也強化綬草生育,進而提高單株重量;另以蟲害防治良好的苦楝油搭配枯草桿菌,有效減低開花期的薊馬、介殼蟲危害。從綬草9月植株重新萌芽,至隔年4 月植株進入花期的生長發育期間,開發出綬草病蟲害有機栽培模式,相較於對照組,其灰黴病、葉斑病之罹病率可從65% 降低至34%;而薊馬咬痕危害率亦從100%降低至52.5%,單株平均鮮重更是對照組的1.8 至2.3 倍,換言之,綬草以有機栽培管理模式做病蟲害防治,除可有效降低蟲害近5 成、降低病害3 成外,並可促進生長,提升整體產量,效果良好,其建議使用的資材種類、防治時機及次數、施用方式整理如下頁表格。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其他蘭花 > 其他蘭花形態與生理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其他蘭花 > 其他蘭花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其他蘭花 > 其他蘭花營養與肥培管理
- 蜂王漿蛋白含量影響因子114/10/21
- 蜂蜜色澤與蜜源植物色素之關係114/10/21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紫湯圓開運指南:好運「紫紫」來!114/10/16
- 抗青枯病番茄品系篩選初探.pdf114/10/07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10期-東方果實蠅誘殺防治技巧簡介114/10/0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綠竹筍生產省工栽培一貫化機械推動計畫觀摩會114/09/26
- 花改場--蘭陽平原永續行動啟動 農業部攜企業共守友善農田114/09/17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桃園新屋陳俊佑青農攜手酒廠,去化甘藷蟻象蟲害格外品|特色地瓜酒誕生114/09/1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季食開始-洋菇114/09/1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母親節花禮-康乃馨的魅力及照顧方式-2114/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