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專訊--綠球體誘導技術 加速東洋山蘇花種苗繁殖--02
傳統的繁殖方法
傳統的山蘇繁殖方法有二種,一種是利用孢子繁殖,一種是分芽繁殖法。由於蕨類孢子萌發後會先經過配子體的階段,直到藏精器中的精子游入藏卵器完成受精,幼孢子體才會逐漸發育出來。使用孢子繁殖方法需考量孢子發芽率不穩定,耗時較長,後代個體不同,不易控制其生產週期及量化等障礙。分芽繁殖法則是直接分割山蘇的短縮莖,因山蘇不具有不定芽,一棵植株只有一個頂芽,因此透過切割的方法,將短縮莖縱切成兩半或四半來破壞頂芽,刺激傷口處長出新的葉片,以期發展成新的植株,但此法在切割的過程中容易傷害部分芽體,而使切割下的芽變成無效芽。是故這二種方法皆難以於短時間內達到大量繁殖的目的。
過去也有利用組織培養的方式繁殖山蘇,是使用孢子進行無菌播種,孢子在瓶內播種後7-10日可以發芽,繼續培養3-5個月才長出少量的孢子體,透過培養基培養這些小苗,也就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苗。此外也可以利用葉芽進行組織培養,當選拔出優良植株時,若使用孢子播種,因會經過配子體世代,無法保證能夠保留優良性狀,此時可使用存在短縮莖頂端的葉芽做為培植體,誘導出芽體或癒合組織,再將其培養在不含生長素的培養基中,會長出山蘇小苗,此法可維持原本植株的優良特性。
綠球體誘導及繁殖技術
綠球體(Green Globular Bodies, GGBs)是蕨類植物所特有的組織,類似於具有體胚性的癒傷組織,外觀為緊實的綠色圓球狀,功能與蘭花的擬原球體(protocorm-like body)十分相似,只能在組織培養的過程中產生。透過綠球體培養的方法,可以保證瓶苗生長勢整齊、繁殖倍率高等優點,且可周年生產,除此之外,因為是無性繁殖,還能夠保留符合市場需求的植物性狀。而這樣的培植體材料也適用於誘變育種及超低溫冷凍保存,對蕨類植物的品種改良或珍稀蕨類的種原保存都有相當的潛力。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葉菜類 > 葉菜類形態與生理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葉菜類 > 葉菜類遺傳與育種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葉菜類 > 葉菜類栽培
- 花蓮區農業專訊--綠球體誘導技術 加速東洋山蘇花種苗繁殖--03114/03/21
- 花蓮區農業專訊--綠球體誘導技術 加速東洋山蘇花種苗繁殖--01114/03/21
- 不同定植期及採收次數對紫色葉菜甘藷酚類化合物及抗氧化能力之影響113/12/05
- 花蓮區農情月刊--甘藍黃葉病 生物防治有解方113/10/25
- 花改場--從平地到高山-三星蔥的移地保種與原鄉甘藍抗病作戰之旅113/09/03
- 草莓與紫蘇栽培技術改進 (第3年/全程4年)113/07/18
- 花改場--克服夏季高溫,農改場推廣青蔥品種「蘭陽5號」113/07/12
- 花蓮區農情月刊--從健康安全到有機生產 宜蘭紅鳳菜進步ing113/06/21
- 花改場--遮蔭與烏肥處理對龍鬚菜夏季產量之影響--07113/03/08
- 花改場--遮蔭與烏肥處理對龍鬚菜夏季產量之影響--0711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