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氮肥對紫蘇產量與品質影響之初探
作者:丁昭伶
公佈日期:114 年 07 月 17 日
紫蘇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在亞洲國家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中國、日本、韓國、印度、越南及泰國等為主要栽培國家。臺灣紫蘇栽培起源於民國67 年自日本引進苗栗縣公館鄉試種,後續再擴展至其他縣市,86 年全臺栽培面積約40 公頃,以嘉義縣與苗栗縣為主要產區, 後續十年維持在20~30 公頃間, 之後即逐年減少,自100 年後栽培面積已少於10 公頃, 近五年更僅餘0.3~2.46 公頃( 圖一)。112 年栽培面積為1.69 公頃,主要栽培地區依序為嘉義縣、高雄市、新北市、雲林縣及苗栗縣(圖二),紫蘇主要栽培地區具波動,雖然經濟栽培面積銳減,但紫蘇已成為鄉野和居家庭園常見的嗜好性作物。紫蘇依顏色可分為紅葉紫蘇與綠葉紫蘇(青紫蘇),紅紫蘇較耐熱且香氣濃郁,用於煮食、醃漬、食物染料等,青紫蘇較喜冷涼環境,氣味較清新常見於日式料理、沙拉等生食。臺灣栽培以紅葉紫蘇為主,供作蔬菜料理、醃漬、釀酒及中草藥等,依應用目的不同其栽培方式和收穫方法亦有差異,本文以採取嫩枝梢供作蔬菜食用之栽培方式進行分享。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土壤肥料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