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採收不用再靠苦工!低落粒新品種「臺南2號」機械採收示範
胡麻採收不用再靠苦工!低落粒新品種「臺南2號」機械採收示範
為提升國產胡麻產業的整體競爭力,降低農民在栽培與採收過程中的人力負擔,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近年積極推動胡麻省工機械技術,同時成功育成適合機械採收的低落粒胡麻新品種「臺南2號」。為協助農民掌握相關技術並加速推廣應用,臺南農改場將於近期舉辦兩場「國產胡麻機械採收示範觀摩會」,歡迎農友及產業相關單位踴躍參加。
兩場次活動資訊如下:
第一場:11月21日(星期五)下午2時,地點為臺南市善化區胡麻示範田區。
第二場:11月26日(星期三)下午2時,於臺南市西港區示範田區辦理。
臺南農改場陳昱初場長表示,胡麻是臺灣重要的油料作物,但傳統品種成熟時蒴果易開裂,加上現階段常用的農機具不易直接採收,使得胡麻生產高度依賴人工。尤其採收作業占整體生產成本逾四成,已成為國產胡麻擴大生產的主要限制。臺南農改場自113年推出具「低落粒」特性的新品種「臺南2號」,可配合目前市場常用的豆類與雜糧聯合收穫機具進行採收,只要透過調整機具參數與構造,胡麻機械採收率可達七成以上,相較於目前主要栽培品種臺南1號則僅約30%,有助提升整體收穫效率,使人力需求從每公頃採收人力由47.5人縮減少為1人,並且在作業效率上,每公頃採收作業時間更由380小時大幅縮短至8小時,讓生產的成本可降低約35%以上,也就是提升淨收益幅度達35%以上。
此次示範將呈現機械採收作業流程,協助農友實際了解機械化在品種與技術整合後的成果,同時也將介紹胡麻健康種原及病蟲害防治關鍵技術及省工機具,盼能帶動國產胡麻產業升級與永續發展。
(聯絡人: 作物改良科 黃涵靈助理研究員06-5912901#520)

臺南1號蒴果種子落粒性高,相較之下臺南2號蒴果開裂後種子落粒性較低
胡麻臺南2號田間植株生長情形

試驗單位於田間以不同聯合收穫機進行田間採收及取樣調查情形
試驗單位於田間以不同聯合收穫機進行田間採收情形

以機械採收後胡麻種子直接出料

機械採收試驗經過調整,已可大幅降低種子夾雜率及破損率。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其他雜糧作物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油料作物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工程類
- 原鄉田間到餐桌:赤小豆的文化價值與應用114/11/24
- 荔枝採後管理助產能升級 穩定荔枝生產與品質114/11/24
- 青年農民知能提升教育訓練-農業智能管理課程紀實114/11/24
- 香菜奇幻世界啟航!亮相第一屆食農教育大會114/11/24
- 114年臺灣稻米達人冠軍賽 彰化好米全國有名114/11/24
- 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參展紀實114/11/24
- 推動蘆筍產業機械化 臺南農改場與東勢農友共創省工新局114/11/18
- 強化抗病與逆境適應力 臺南農改場打造設施瓜果施韌性栽培新典範114/11/15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5期-------------從農田到課堂:桃園市永福國小的智慧農業之旅114/11/13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5期-------------神農親傳弟子曾晧真榮獲第7屆百大青農殊榮:打造湖口有機鄉-2114/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