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分類有道(二)
作者:詹慧玲
公佈日期:95 年 01 月 06 日
除第一篇用發酵、製茶程序區分外,再介紹些常聽的分類用語。採收的季節自成一種分類,茶樹一年可以採摘五次,一般區分將三月到五月初採製的稱春茶,五月中到六月是第一次夏茶採製,俗稱的六月白則為七月到八月採製的第二次夏茶,九月就開始採製秋茶到十月中旬,冬茶則從十月下旬起到十一月。品質上依各節氣候不同有所影響,一般而言,以春、冬兩季所產最為世人所喜愛,然另兩季的茶也各自有新發展,像是茶業改良場所研發的十二星座固形茶,就是較受忽略的夏茶塑造新氣息。地名也是分類與品牌的一種,最為人知的文山包種茶,係指台北縣新店、坪林、石碇、深坑一帶所生產的條型包種茶;凍頂烏龍茶狹義的是指南投縣鹿谷鄉所生產的半球型烏龍茶,現在一般則將半球型的烏龍茶都稱做凍頂烏龍茶;阿里山高山茶就是只嘉義大阿里山區所產的茶,而宜蘭所產的玉蘭、素馨等茶就統稱蘭陽茗茶。另外就是直接以茶樹品種來區分,像常聽到的鐵觀音、四季春、台茶十二號又別名金萱而台茶十三號則又另稱翠玉等等。達官政要的命名,則為促銷發展地方的一種方式,如南投名間的「松柏長青茶」就是蔣經國先生所命名,;謝東閔先生命名的苗栗縣「福壽茶」、嘉義縣「阿里山珠露茶」;桃園的「龍泉茶」、新竹縣關西「六福茶」、台東縣鹿野鄉的「福鹿茶」等是請李登輝先生訂名;另外還有宜蘭的「素馨茶」則為蔣彥士先生飲後所名。茶名學問大,下次別忘多瞧瞧。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 食品簡介 > 農藝食品簡介
延伸閱讀
- 推動國產茶及咖啡分類分級評鑑 各路好手接受表揚 創造多元消費平臺113/01/11
- 臺灣茶每年總產值是多少?113/01/11
- 推動茶葉食農教育 共同推廣臺灣好茶112/12/14
- 常飲茶益身心 臺茶追求「健康、安全、永續」發展112/08/10
- 茶改場鼓勵年輕學子展現臺灣茶創意 開啟天然茶飲健康新浪潮112/08/10
- 臺東區農技報導96-有機栽培番荔枝葉蟎控制技術-臺東地區番荔枝葉蟎為害習性及樣態112/06/30
- 快萃商用茶原料之加工技術112/02/08
- 第72輯技術專刊農遊體驗100種-紅茶製茶體驗111/12/28
- 茶與酒的對話─臺灣酒茶的誕生111/12/12
- 做茶靠智慧、行銷靠策路、喝茶養生最保健 茶改場舉辦「臺灣茶多元健康茶飲與智能產製銷研討會」111/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