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產期調節研究發展與產業調適研討會論文輯--特刊134號
	三十三年前國內經濟轉型且快速成長,果樹產業由柑橘、香蕉及鳳梨等三大青果轉
	為多樣化發展,栽培面積為14 萬2,000 公頃,產值約新臺幣276 億,當時行政院農業
	委員會大力推動果樹產期調節政策,配合臺中區農業改良場遷場,首次舉辦「果樹產期
	調節研討會」,帶動臺灣果樹產業蓬勃發展,奠定爾後內銷、外銷卓越成果之基石,也
	使臺灣水果名馳遐邇。
	臺灣目前經濟栽培果樹種類達32 種,其中多種果樹可藉由產期調節配合採後保鮮
	處理技術,幾乎達到週年生產,經由分散產期避免生產集中,穩定外銷供應量,可大幅
	增加產值。然而,受到氣候變遷極端氣象出現頻率變高、國際貿易自由化及品種單一等
	影響,果樹產業之發展急需進行調適,以降低上述影響因素之衝擊。
	自首次「果樹產期調節研討會」至今,期間各大專院校及農業試驗研究機構人員育
	成各種果樹新品種,並開發各種栽培技術以提早或延遲採收季節,調節果品供應期;近
	年來消費者食安意識高漲,產期調節技術朝向減少化學藥劑處理,改以修剪、照光等物
	理調節之方向發展,以增進市場競爭力,雖然果樹栽培面積略有減少之趨勢,但產值卻
	逐年上升,達到新臺幣948.7 億,佔農產品總產值18.47%,顯見透過產期調節技術之研
	發與推廣,能使產值逐年攀新高。
	「33」象徵振翅高飛,本次研討會謹以葡萄、梨等10 項果樹為例發表產期調節研
	究歷程及產業調適技術分享,藉由研討會將各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傳承經驗,並提出啟
	發性建議,擬定未來研究方向,共同努力突破瓶頸,將使臺灣為果樹產業邁向新農業、
	新技術、新格局之產銷模式,打響「水果王國」之美譽。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柑桔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檬果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荔枝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葡萄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梨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鳳梨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蓮霧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棗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其他果樹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相關檔案下載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二期稻作飛蝨類害蟲遷入預警,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適時防治114/10/27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