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技報導--可以吃的玻璃珠 原民特色作物火蔥--01
概說
火蔥為花蓮縣壽豐鄉阿美族月眉部落特產,因其大小和形狀相似,也稱為玻璃珠及小洋蔥。阿美族語稱為「kenaw( ㄍㄣ ˇ ㄋㄠˋ)」,臺灣日治時期即有栽培歷史,阿美族耆老以日語「まりむうだい ( ㄇㄚ ˇ ㄌ一 ˙ ㄇㄨ ㄨ ㄉㄞ ˋ)」稱之,中文翻譯為「圓形的蕗蕎」。部落的料理方式,通常先將火蔥洗淨,用鹽或醬油醃漬約1小時後食用;也可經由炒食或與烤肉、醃豬肉或香腸搭配食用。火蔥本身比蕗蕎更具有嗆辣感,即使醃製過後吃下去,仍可以感受到嗆辣味直衝鼻腔及腦門,是個味道非常鮮明的作物。
植物性狀
火蔥為石蒜科(Amaryllidaceae)蔥屬(Allium)植物,鱗莖近球狀,葉片剖面呈新月狀,中空。葉長約20~50公分,葉寬約 2~5 公厘,鱗莖直徑約1~3公分左右。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張美鈴教授等學者以文獻考究、植物解剖特徵及基因序列分析,證實火蔥即是小根蒜,學名為Allium macrostemon Bunge。火蔥/小根蒜於臺灣產區之栽培時,無開花結籽的紀錄,以地下鱗莖進行繁殖。
栽培環境
火蔥於花蓮縣壽豐鄉月眉村有較大的栽植面積,其他於花蓮壽豐溪口、秀林、光復太巴塱、豐濱高山、臺東長濱及南投霧社也有零星栽植的情形出現。依據《中國植物誌》中的描述,「小根蒜分布於中國海拔 1,500公尺以下的山坡、丘陵、山谷或草地,少數於雲南和西藏海拔 3,000 公尺的山坡上亦有出現。」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根菜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根菜類 > 根菜類形態與生理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根菜類 > 根菜類遺傳與育種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根菜類 > 根菜類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根菜類 > 根菜類營養與肥培管理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根菜類 > 根菜類-其他
- 蜂王漿蛋白含量影響因子114/10/21
- 蜂蜜色澤與蜜源植物色素之關係114/10/21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紫湯圓開運指南:好運「紫紫」來!114/10/16
- 抗青枯病番茄品系篩選初探.pdf114/10/07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10期-東方果實蠅誘殺防治技巧簡介114/10/0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綠竹筍生產省工栽培一貫化機械推動計畫觀摩會114/09/26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1期-大蒜生產迎機械化契機!臺南場大蒜一貫化機械觀摩會秀實績114/09/19
- 花改場--蘭陽平原永續行動啟動 農業部攜企業共守友善農田114/09/17
- 花改場--花改場開設小米栽培管理班 傳承卓清部落農耕文化114/09/17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桃園新屋陳俊佑青農攜手酒廠,去化甘藷蟻象蟲害格外品|特色地瓜酒誕生114/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