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操作「氰」鬆 結果「滿」意的葡萄催芽要「素」
							作者:葉文彬;劉惠菱
							公佈日期:114 年 06 月 05 日
						
						文圖/葉文彬、劉惠菱
葡萄為溫帶果樹,芽體在冬季有休眠現象,需有足夠低溫打破休眠。臺灣為亞熱帶-熱帶氣候類型,葡萄芽體於冬季無法滿足低溫需求(溫度低於7.2,600小時以上)而有萌芽率低及不整齊之現象,需藉助外力打破休眠。前人研究顯示氰胺基化鈣可代替1,000小時低溫,日本及巴西等栽培會使用該藥劑打破休眠。我國於71年通過氰滿素委託試驗成為葡萄催芽登記用藥,商品名「春雷」,其推薦使用方法為葡萄修剪後,將藥劑稀釋20倍均勻噴於枝條上至濕潤為止,或於芽體上方刻傷,再將藥劑塗布傷口及芽體。氰滿素催芽效果與溫度有關,近10年中部地區1月平均溫度為16.7,常因低溫導致萌芽不穩定。因此,本場遂進行氰滿素優化催芽試驗並建立催芽技術。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