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山林黑珍珠--有前景也有危機--04
作者:黃懷瑩;孫正華;吳岱融;劉興榮
公佈日期:112 年 06 月 20 日
令人又愛又恨地…
「說到山胡椒的苗,真的是很奇妙!」古金榮說,每當果實在由綠轉紅時,鳥兒會去啄食,而等到小鳥拉出糞便時,就順便將種子散播到土地裡了。
這是小鳥的功勞,人工無法複製,完全的天生天養啊!
「哎,而且山胡椒的種子有著長達十年的休眠期,過了休眠期才會發芽!」而且發芽率非常低,才10%左右。
古金榮形容這個令人又愛又恨的作物說,幼苗好不容易度過休眠長了出來,還要等三年才會結果;而等到它長到6、7歲時,樹勢便開始衰弱了。所以一棵好不容易成長的山胡椒,大約只能有3、4年的收穫期。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香辛料作物 > 香辛料作物形態與生理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香辛料作物 > 香辛料作物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香辛料作物 > 香辛料作物-其他
延伸閱讀
- 花改場--有辣有香伍告讚-加工鮮食兩用辣椒新品種「友辛」與「友香」發表會114/09/17
- 花改場--推廣部落山胡椒種植 花改場與秀林公所攜手合作114/09/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臺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來訪 交流農業生態營造及原鄉傳統作物保種與應用114/07/08
- 花改場--花蓮場攜手秀林鄉公所及原民 共同推動花蓮山胡椒產業發展114/04/18
- 花蓮區農情月刊--紫蘇加工產品 甜的鹹的、吃的喝的應有盡有113/09/25
- 花蓮區農情月刊--阿美族釀酒文化復興 從傳統酒麴製作開始113/09/25
- 花改場--紫蘇葉飄香,調味添香好幫手113/09/03
- 花改場--花改場開設原力課程 振興馬佛部落傳統酒麴技藝113/09/03
- 花改場--花改場辦理原力學堂-酒麴製作及保種繁殖班 找回馬佛部落釀酒文化113/08/07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五色鳥的報恩—山胡椒的生生不息--13113/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