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蓮區農業專訊--部落文化的傳承-林玉妃Epaw老師的釀酒課--03
作者:邱淑媛;陳怡茹
公佈日期:112 年 10 月 13 日
期刊
300
藉由文化課讓祖先的智慧與傳統延續
每週五的文化課一到,不分年級科系,所有的小朋友與老師齊聚一堂,一起接受噶瑪蘭族的文化洗禮,包括使用植物製作竹籃、掃帚等各種物品、用香蕉絲編織帶有噶瑪蘭族圖騰的織物、飾品及學習部落舞蹈等豐富的課程,還有本次林玉妃老師教導學生從蒸糯米、利用植物引麴開始,學習部落傳統的釀酒手藝、禁忌及歲時祭儀與糯米酒之關係的意涵,在製麴封罈的過程中,林玉妃老師一遍又一遍的叮囑著學生們:「大家在封罈時要保持心情平靜愉快喔!」,並帶領學生們唱著噶瑪蘭族的歌謠,眾人齊唱的歌聲響徹了文化課的教室,也響徹了人們的心。這些課程讓噶瑪蘭族的莘莘學子們認識部落祖先的智慧與技術,也使得這些珍貴的文化及精神得以傳承。
結 語
糯米酒的釀製在許多原住民族文化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與生活、祭祀、禮俗息息相關,新社部落噶瑪蘭族人也有屬於部落特有的釀製糯米酒的手藝、禁忌與文化。在噶瑪蘭文化中糯米酒是噶瑪蘭人在祭神獻禮重要的祭品,是對祖靈及天、地的最大敬畏,在婚喪喜慶、農耕歲收及客人到訪等時刻使用,也因此同時維繫了族人與祖靈的緊密關係。雖然因歷史與外在因素的洪流沖散了許多祖先的傳統智慧,但只要多一項技藝及文化得到保存、傳承下來,噶瑪蘭人世代所累積的文化與精神便能在新社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並回歸最初始屬於族人間的感動。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 食品加工 > 製酒
消費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 食品加工 > 食品加工-其他
延伸閱讀
- 花改場--花改場為貓公部落族人建立酒麴植物保種技術及食品衛生安全觀念113/11/08
- 花蓮區農情月刊--阿美族釀酒文化復興 從傳統酒麴製作開始113/09/25
- 花改場--花改場開設原力課程 振興馬佛部落傳統酒麴技藝113/09/03
- 花改場--花改場協助奇美部落開發南瓜球及獵人便當 提升產品及遊程價值113/09/03
- 花改場--花改場辦理原力學堂-酒麴製作及保種繁殖班 找回馬佛部落釀酒文化113/08/07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豐盛的饗宴-Siraw--07113/07/12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豐盛的饗宴-Siraw--06113/07/12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豐盛的饗宴-Siraw--05113/07/12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豐盛的饗宴-Siraw--04113/07/12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豐盛的饗宴-Siraw--03113/07/12